美国18万亿消费神话是刷出来的?央视新闻发文:按美国劳动局数据,美国人2023年消费支出18.8万亿美元,但是其中12.7万亿花在了看病、租房、交学费、打官司等服务上。 更别说,其中用来消费商品的支出是6.1万亿,不到总消费的三分之一。这种 “纸面繁荣”,到底是打肿脸充胖子,还是另有玄机? 这就好比一个人月薪三万,却要掏出两万五交房租、还房贷、付医药费,剩下五千块连买件像样的衣服都得掂量半天,却硬要吹嘘自己 “消费能力全球第一”。 先看美国消费的 “虚胖” 本质。医疗账单和律师费这类支出,本质上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 美国看病贵到离谱,一个阑尾炎手术能花掉普通家庭半年收入;教育贷款像座大山,年轻人刚毕业就背上几十万债务;还有层出不穷的法律纠纷,律师函比商品广告还多。 这些钱与其说是 “消费”,不如说是被迫缴纳的 “社会运转维护费”。 所谓 “高消费”,不过是用天价买了更少的东西。特朗普加征关税后,美国人发现中国卖几十块的衣服,自己要花上百美元才能买到,这种 “溢价消费” 哪是实力体现,分明是被资本薅羊毛。 更讽刺的是,美国农民种出来的大豆,自己只能消化一半,剩下的全靠中国市场,但今年中国企业直接停止采购,美国港口积压的大豆都快堆成山了。 2023 年美国信用卡逾期率创历史新高,家庭储蓄率降到疫情以来最低,说明所谓 “消费能力”,很多都是靠借债撑起来的。 相比之下,中国的消费结构就健康得多。2023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7 万亿元,汽车、家电等实物消费占大头,服务消费也在稳步增长。 中国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商品生产和供应链优势,而不是靠虚增服务支出来刷数据。 说到底,美国的 “消费神话” 就是个泡沫。用天价账单堆砌出来的数字,掩盖不了经济结构的脆弱;靠关税和制裁维持的霸权,终将被实体经济的规律碾碎。 央视这一枪,不仅是对美国经济的 “祛魅”,更是给那些迷信西方模式的人敲响警钟:真正的繁荣,永远属于能让工厂冒烟、港口忙碌、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的实干者。
现在的中国打的过美国吗?这么说吧,很快就会知道了,经济上无法取胜,或者占不到他们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