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司机下高速没带钱,收费站小姐姐好心借他12元!不料,司机一脚油门跑了,小姐姐瞬间傻眼!然而,5分钟后的一幕,却把“善意的双向奔赴”具象化了!网友调侃:我还以为他真的直接溜了...... 2024 年深秋的杭州,傍晚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川流不息。 一辆白色轿车停在 ETC 车道前,进退两难。 司机摇下车窗,额头沁着汗珠:“手机突然死机了,没法扫码付费。” 后方车辆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司机的脸色愈发焦急。 收费员小陈见状,快步上前提醒:“师傅,现金也能支付。” “我身上没带现金,就住对面小区……” 司机话音未落,小陈已用对讲机喊来班长。 班长小林快步走来,掏出手机:“我帮您付。” 扫码、支付,12 元的过路费转眼结清。 挡杆升起的瞬间,司机匆匆说了句 “谢谢”,一脚油门驶出收费站。 望着远去的车影,小陈和小林面面相觑 —— 对方既没留联系方式,也没说何时还钱。 “不会真跑了吧?” 小陈喃喃自语,周围同事也纷纷摇头。 五分钟后,那辆白色轿车竟又出现在视野里。 司机小跑着来到收费窗口,不仅归还了 12 元,还递上两瓶矿泉水:“刚才急着回家拿手机,特意买了水表示感谢!” 看着司机真诚的笑容,小陈和小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这场 12 元过路费引发的小插曲,看似微不足道,却生动诠释了信任与善意的力量。 收费员的果断相助,展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担当;司机的折返致谢,则印证了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的朴素道理。 这样的暖心故事并非个例。 2023 年,深圳一位外卖小哥雨天送餐超时,顾客不仅没差评,还额外给了热饮和小费;2022 年,南京地铁站里,乘客突发疾病,众人接力救助,上演 “黄金四分钟” 救援。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数据显示,78.6% 的受访者曾在生活中主动帮助他人,65.3% 的人得到过陌生人的善意帮助。 这些平凡瞬间,勾勒出社会温情的底色。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因防备心而对他人的困境保持距离。 一次小小的善意,可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而善意的回应,更能让这份温暖持续传递。 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释放善意、回应善意,社会终将汇聚成充满温情的海洋。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中均使用化名) 创作来源: 人民日报,《双向奔赴的温暖!轿车司机没带现金,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暖心垫付》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司机下高速没带钱,收费站小姐姐好心借他12元!不料,司机一
子焓
2025-04-24 01:30: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