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北京一10岁的男孩放学回家时发现,母亲一直锁着的柜子竟然没关,男孩打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4-24 10:05:30

1992年,北京一10岁的男孩放学回家时发现,母亲一直锁着的柜子竟然没关,男孩打开柜子,准备拿零钱去买冰棍吃,岂料在钞票之下竟放着一封破旧的信封。当男孩好奇的打开信件时,信中的内容直接颠覆了他的想象! (参考资料:回顾|时隔37年与母相认哭成泪人,从此两家人一家亲 CCTV1等着我 2017年06月07日) 1992年的一天,北京大兴一个普通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胡同里。10岁的祁国建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肚子里的“馋虫”直闹腾,心心念念着小卖部里的冰棍。路过柜子时,他惊喜地发现,母亲一直锁着的柜子竟然没关!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祁国建心里痒痒的,犹豫再三,还是悄悄伸手从柜子里摸出了5毛钱,准备去买冰棍解解馋。 就在他拿起钱的瞬间,发现钞票之下压着一封破旧的信封。小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祁国建顾不上买冰棍了,小心翼翼地打开信件。 这一看,信中的内容直接颠覆了他的想象!信里提到“等孩子长大,我会对孩子说我在北京办事、把他送养在北京的这件事……我做父母的决(绝)对叫孩子孝顺齐(祁)家二老父母” 。祁国建懵了,他反复读着信上的内容,心里五味杂陈,原来自己竟然是被抱养的! 祁国建从小生活在一个朴实的农民家庭,是家里唯一的儿子,父母对他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爱吃鸡腿,父母每次都把两条鸡腿全夹给他;他害怕打雷,母亲就会紧紧抱住他,用手帮他堵上耳朵。这样温暖的日子,让祁国建一直以为自己就是父母的亲生骨肉。可这封信,就像一颗石子,打破了他生活的平静湖面。 几天后,当祁国建再次想去看那封信时,却发现母亲已经把信拿走了。他心里慌极了,既怕母亲怪自己偷钱,又担心父母知道自己看了信后会对他有所改变。那段时间,祁国建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每天都惴惴不安。他密切关注着母亲的一举一动,可母亲依旧像往常一样,给他做饭、洗衣服,对他的疼爱和管教丝毫未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祁国建心里对亲生父母的好奇和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上初二那年,母亲主动和他谈起了身世。当母亲说出“国建你不是我亲生的”这句话时,祁国建瞬间泪如泉涌。 但母亲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里暖暖的。母亲把那封信交给祁国建,还鼓励他如果想见亲生父母就去找他们。那一刻,祁国建知道,虽然自己的身世特殊,但养父母对他的爱从未改变,甚至还支持他去寻找自己的根。 祁国建心里其实并不埋怨亲生父母。信里那句“把祁国建全身照片寄一张给我看”,让他觉得亲生父母是惦记着自己的。再加上养父母也经常开导他,说亲生父母当年是有难处,为了让他在困难时期能更好地活下去,才不得已送养。在祁国建心里,亲生父母给了他生命,养父母则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延续了他的生命,两边对他来说都很重要。 就在祁国建打算寻找亲生父母的时候,养父却病倒了。看着病床上日渐虚弱的父亲,祁国建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他想起养父母为自己操劳的点点滴滴,觉得现在是自己该报答他们的时候了。于是,孝顺的他决定暂缓寻亲,留下来照顾养父。 这些年,祁国建看着养母、舅舅、姨妈他们细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姥姥,从80岁一直照顾到百岁,每年还热热闹闹地给姥姥过生日。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祁国建也养成了孝顺、懂事的性格。他知道,这就是家风的力量,也是他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后来,祁国建按照信上的地址给亲生父母写过信,可几天后收到的却是退信,信封上“查无此人”四个字,让他失落了好久。但他没有放弃希望,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在《等着我》寻人团和警方的协助下,祁国建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 希望之门缓缓打开,当祁国建终于见到亲生母亲的那一刻,37年的思念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出。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抱住母亲,泣不成声:“妈,我想您20多年了……”这一刻,他等得太久太久。通过视频,他还看到了在杭州上班的哥哥和弟弟,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养父在节目中对祁国建寻亲的支持,更是让他感动不已。回想起自己曾经的不听话、不懂事,还和养母起过争执,祁国建忍不住跪倒在养父母面前,心中满是歉疚与感恩。如今,祁国建拥有了两个幸福的家庭,他不再区分“养父母”和“亲生父母”,而是骄傲地向别人介绍:“这是我北京的父母,这是我福建的父母。” 祁国建的故事,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爱可以跨越血缘的界限,善良和宽容能让生活充满希望。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是温暖的传递者,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亲情的力量。

0 阅读:0
醉卧桃花林间

醉卧桃花林间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