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特朗普能否在关税问题上压服中国以外国家的“试金石”,而不断增加的迹象显示出

思真娱娱 2025-04-24 15:03:51

日本是特朗普能否在关税问题上压服中国以外国家的“试金石”,而不断增加的迹象显示出日本根本不打算接受关税,这拉响了特朗普面临全线重挫的警报。   这次谈判的关键是汽车、钢铁和铝等重要产业。美国想继续用“关税施压”的方式,要求日本同意征收高额关税。但日本这次非常强硬,坚持要取消所有不合理的关税。   2024年,美日之间的贸易总额高达850亿美元,其中汽车和零部件就占了将近四成。关税壁垒对丰田、本田这些日本大公司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日本态度才这么坚决。   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坦言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感”。尽管经济压力巨大,日本依然选择与美国针锋相对,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可能藏在日本国内微妙的政治经济形势里。眼看2025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就要到了,超过六成的日本老百姓不乐意为了别的事情牺牲自家产业的利益,导致石破茂政府面临着很大的舆论压力。   更关键的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里面60%的零件都是日本自己产的,如果被美国加收25%的关税,成本会一下子增加32亿美元。   而且,日本正在跟中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等方面拼得很厉害,要是对美国让步,肯定会让日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下降。   中日之间的贸易额已经高达3700亿美元,而且中国已经连续15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样密切的经济联系让日本在做决策时不得不小心考虑。   另外,1985年“广场协议”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让日本人记忆犹新,日本的企业界对再次出现类似的、被迫接受的协议非常担心。以上这些因素都促使日本必须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确保自身经济安全。   特朗普政府可能看错了日本的态度。他们继续使用强硬手段,却没有意识到日本国民非常希望贸易是公平公正的。美国近些年常常不遵守国际贸易协定,已经让盟友们对它的信任大打折扣。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美国在谈判时想要什么,大家反而看不明白,和日本明确的目的相比,就显得美国很没谱,这更加让人觉得美国说话不算数了。   日本的强硬做法引起了一系列反应,欧盟、韩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都采取了应对措施,或者公开表示不满,这使得美国主导的“盟友体系”开始出现问题。   与此同时,日本也在努力寻求外交上的平衡,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来增加与美国谈判时的优势。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访问中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表明日本正在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策略。   日本的战略变化对中国来说是个重要提醒:国家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利益才是根本驱动力。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实际上是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和选择机会。   美日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意味着二战后两国同盟关系可能出现转变。当日本不再完全听从美国,当全球化受到单边主义挑战,世界正更快地走向更多国家共同合作的新局面。

0 阅读:0
思真娱娱

思真娱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