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入殓前,几桩被人们认为比较“奇怪”的事的解释: 许世友,1906年2月28

菖蒲繁花居 2025-04-24 17:12:43

许世友入殓前,几桩被人们认为比较“奇怪”的事的解释: 许世友,1906年2月28日生在河南新县一个穷苦人家。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十几岁就跑去嵩山少林寺学武,练出一身硬功夫。后来,1926年在武昌投了国民革命军,当了个连长,次年入了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路。红军时期,他打仗不要命,身上好几处伤疤,可每次都咬牙挺过来。抗日战争,他在山东胶东军区当司令,跟日军死磕,战功一大堆。解放战争,他带着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打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硬是帮新中国打下江山。新中国成立后,他干过不少军区大官,1955年还被封了上将。 这人除了能打仗,还特别孝顺。他老早就跟家里说,死后要埋在老家,跟他妈葬一块。这份心意,也成了他离世后那些“奇怪”事的起因之一。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因肝癌去世,享年79岁。可他走得不太平静,身边接连发生了几件怪事,传得神乎其神。下面咱们就来把这些事掰开了说清楚。 那天医院里气氛沉得像块石头。下午4点多,许世友的心电图拉成直线,医生说心脏停了。可没过多久,仪器突然“滴滴”响起来,心跳居然又有了!这可把在场的人吓了一跳,保健医生赶紧打电话跟领导汇报。不过,这动静没撑多久,到4点57分,心跳彻底没了。 咋回事呢?后来有人猜,可能是抢救时用了强心针之类的东西,刺激了一下心肌,让它跳了几下。这种事医学上不是没见过,虽然具体情况现在查不下了,但总归不是啥灵异事件。 许世友去世后,遗体被放进临时灵堂。有个守灵的小战士半夜一看,老将军脸上全是细密的水珠,跟刚打完仗流汗似的,吓得他赶紧喊人来看。有人就嘀咕,这莫非是“死而不僵”的怪事? 第二天,专家过来一查,明白了。原来灵堂里刚装了空调,冷气直吹遗体,水汽在低温下凝成小水珠,看着就像出汗。没啥神秘的,就是物理现象闹的误会。 许世友早就惦记着死后的事。他信老传统,想土葬,还想埋在老家他妈墓边。对越自卫反击战前,他就让大儿子在乡下备了副棺材。可到1985年他去世时,肝癌晚期搞得他身体肿得厉害,那副旧棺材愣是装不下了。 老部下听说后急了,连夜跑去广西,找了棵大楠木,请手艺最好的木匠赶制了一副新棺材。三天后,新棺材运到南京,总算能放下他。这两副棺材的事儿,其实是他孝心和病情变化撞一块的结果。 1985年10月31日下午,南京军区礼堂里办遗体告别仪式。仪式刚开始,天就黑得吓人,暴雨哗哗下,雷声轰隆隆,像老天爷也在哭。可就在棺盖合上的那一刻,雨停了,太阳居然出来了,弄得跟电影似的。 有人觉得这是天意,可实际上,10月的南京天气本来就多变,雨来雨去太正常了。这不过是自然规律跟仪式时间凑了个巧合,没啥玄乎的。 许世友走后,他的愿望总算实现了。棺材被运回河南新县,埋在他妈墓旁边。那地方是个安静的小山坡,周围种满了松树柏树,风一吹树影晃动,看着挺安详。葬礼没搞得太隆重,老战友和乡亲们聚一块,缅怀他的功绩和为人。 那些怪事——心脏跳几下、脸上出水珠、两副棺材、葬礼的风雨——当时听着玄乎,可细一想,都是有科学道理的。这些事儿没让他传奇的形象掉价,反而让人觉得,这位老将军连走都走得这么不一般。如今站在他墓前,想想他那打仗拼命、孝顺老娘的一生,真是让人敬佩又感慨。

0 阅读:72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