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2年,谢宝金已年过三十,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加入红军,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加入红军后,谢宝金的生活并没有变得轻松,反而陷入了更加严酷的环境中。 红军不仅面临敌军的围剿,物资极度匮乏,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但谢宝金始终没有动摇,他始终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红军开始了长征,而谢宝金和一台重达68公斤的手摇发电机一起,成为了长征的见证者,发电机作为唯一的通信工具,它对红军的指挥调度至关重要,红军没有足够的装备和物资,这台发电机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 谢宝金被赋予了保护这台发电机的任务,他向领导保证:“人在,发电机在;人不在,发电机也要在!”从那时起,他与这台机器形影不离,肩负着不容有失的责任。 长征的路上异常艰难,穿越险峻的山地,跨越广袤的草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频繁的敌人骚扰让人心力交瘁。 谢宝金除了要背负发电机的重担,还要承担着机械的保养和维修工作,面对敌人围攻,他一边保护发电机,一边保养机器,在过草地时,敌人的炮火几乎让他们无法前行,但谢宝金依旧死死抱着发电机,尽力保证它不会受损。 长征途中,谢宝金与其他战士一同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在过草地时,谢宝金通过制作竹筏来减少背负的重量,当遇到泥泞和雪山时,他更是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独自一人担负起所有责任。 一路上他没有抱怨,没有退缩,只是默默坚守,凭着一股毅力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支撑着自己和身边的战友。 经历了25000公里的艰难跋涉,谢宝金终于将发电机安全地送到了延安,但这段艰苦卓绝的长征不仅让他身体遭受极大考验,也让他与那台发电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革命胜利后,谢宝金没有选择留在军中享受荣华富贵,而是选择回到家乡过上平凡的生活,尽管经济拮据,他仍然坚持节俭朴素,继续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谢宝金一直默默地为社会做着贡献,他在供销社的岗位上工作,从早到晚,认真负责,即便家境困顿,妻儿长期生病,他也从未向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 直到1976年,谢宝金因病前往北京治疗时,才被工作人员发现并了解到他曾经的传奇经历,那时谢宝金已经年老体弱,回到军事博物馆时,他凝视着当年背负过的那台手摇发电机,眼中泪水盈眶,那台发电机不仅是他革命岁月的见证,也是他一生坚持与奋斗的象征。 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像谢宝金这样的人,虽然平凡,却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不平凡的历史,他没有光环,没有丰功伟绩,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却通过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奉献,成为了时代的英雄。 他的精神不仅成就了他自己的一生,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今天当我们回顾谢宝金的事迹时,不仅仅是在缅怀一个英雄,更是在思考如何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如何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宝金的事迹提醒我们,英雄并不一定要在战场上厮杀,也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每个人只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默默奉献,都能成就属于自己的伟大。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老红军谢宝金——背着68公斤重发电机奔赴延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
猫猫背九九
2025-04-25 13:11: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