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冬,清政府已是风雨飘摇,手头紧得发慌,那年,他们向英法美德四国借了60

寒星破晓光淡 2025-04-25 21:40:32

1911年冬,清政府已是风雨飘摇,手头紧得发慌,那年,他们向英法美德四国借了600万英镑,要修铁路。 债券写得明白,年息5%,可拿到的钱只有六成多,剩下三成七直接被银行家“抽成”当手续费。 建铁路只是幌子,大部分钱都被用去镇压起义,这笔债后来叫“湖广铁路债券”。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美国国会又有人拿这笔账说事,说中国得还钱,还说可以用中国手里那8600亿美债来抵,这不是翻旧账,是搞政治。 这种事,美国不是头一回干。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债券持有人在美国法院起诉中国政府,1987年,美国联邦法院定了性:中国享有主权豁免,这些债券没法律效力,就是一堆“文物”。 更早在1979年中美建交时,双方签署过协议,把历史债务问题一笔勾销,现在又翻出来,是因为他们手头也紧。 美国债台高筑,2024年,国债总额超过36万亿美元,利息支出1.2万亿,而中国是美债第三大持有者,8600亿美元不是小数。 2024年一季度,中国减持了570亿美元,这是近年最大动作,美国一紧张,就翻出了百年前的那笔债,想搞点“以旧还新”的操作。 问题是,这笔债在国际法上根本立不住。 1901年,《辛丑条约》让清政府赔了4.5亿两白银,美国分了3200万美元,后来还退了一部分,设了“庚款”,资助中国留学生。 这段历史,美国人自己都记着,而且,那些债券是在列强用炮火压着签下的,现在叫“压迫性债务”,压着你签的不平等条约,谁还认?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周恩来说得很清楚:旧政府签的不平等条约,我们不认。 这不是嘴上说说,1983年联合国通过的《维也纳国家财产继承公约》里规定得清清楚楚:新政府可以不继承旧政权签下的不公正债务。 美国也在当时参加了公约讨论,他们心里门清。 更别说美国自己赖账的历史多得是。 1898年吞并夏威夷,美国直接说:原王国的债务我不接,2003年推翻伊拉克萨达姆,美国也不让新政府还战争赔款。 现在轮到中国,他们就变了说法,这不是双标,是典型耍赖。 中国外交部回应也很硬:非法债务,我们不认,如果美国真敢不承认中国持有的美债,那就是自毁信用。 全球金融市场不是闹着玩的。美债能卖出去,是靠美国信用撑着,如果开始挑三拣四,哪个国家还敢接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就发过警告:美债违约,全球借贷成本都得飙。 这不是光美国的事,是整盘金融体系都会跟着抖,美国真要搞事,伤的是全球。 中国可不是光喊话。从法律到金融,都准备了招数。 2021年起,中国正式实施《阻断外国法律不当域外适用办法》,只要外国法律损害中国利益,中国企业可以不执行。 现在炒旧债的那批美国基金公司,如果真碰中国市场,这条法律正好用上。 经济方面,中国这几年一直在减美元资产。 2024年一季度,中国减持美债533亿美元,同时增持黄金储备,总量破2000吨,美元资产比重在中国外汇储备中也降到了50%以下,换句话说,中国不想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CIPS系统开始替代SWIFT做跨境支付,2024年在东盟的人民币结算占比涨到30%。 原油、铁矿等大宗商品交易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上海原油期货,交易量排进了全球前三,数字人民币试点也正在国外城市铺开。 这些动作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如果美元一出问题,能自保,这就是在金融上做备胎,也是在国际博弈里争主动权。 而美国现在是真焦虑,美元的地位是它在全球称王称霸的根基。 一旦更多国家开始用人民币、欧元或黄金交易,美国印美元的权力就不那么值钱了。 这才是美国政客炒旧债的真正动机:想用历史绑住中国现在的手脚。 但世界各国也不是傻子,德国《明镜周刊》评论说,美国这种做法像赌场里输红眼的赌徒。 菲律宾、马来西亚这些东盟国家,已经跟中国签货币互换协议,准备多用人民币。 67个国家和中国一起在WTO起诉美国的加税行为,这是抱团的信号,不是小动作。 中国手里还有别的筹码,像稀土、锂、镓这些关键金属,全球供应链都绕不开中国。 2024年,中国限制了镓的出口,美国半导体产业立马吃紧。 更别说特斯拉、苹果这些美国公司,关键供应链大头都在中国,一旦局势恶化,断供并非空话。 所以这场债务风波,说白了,是政治秀,美国手里没好牌,开始打历史牌,但这副牌旧得掉渣,打不出赢的局,越这样折腾,越显得底气不足。 讲到底,谁都知道清朝那笔债是历史垃圾,美国真要拿来当凭证,只会让人笑掉大牙。 真正该关心的,是当下的金融稳定,翻旧账,不会解决现实问题,只会添堵。

0 阅读:194
寒星破晓光淡

寒星破晓光淡

寒星破晓光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