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宋代香料贸易的开展,与当时蓬勃发展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 在古代,香料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其中植物性香料主要指陈皮、丁香、没药、菖蒲、肉桂、龙脑香等,而动物性香料则以龙涎香、麝香等为主。
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就已经能够成熟的使用香水,而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雅士受到当时风俗的影响,对香料的热爱更为深厚,因此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到宋朝时,香料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
不仅如此,在宋朝时期,上到皇家贵族,下到凡夫俗子,都会使用香料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比如,在当时的炎热的夏季时节,当时的人们更是尤为喜爱用香料进行燎香消暑。又或者是将香料放入日常的食物中,做成香药木瓜、砌香樱桃等等,因此,香料在当时的社会生活被广泛用于医药、烹饪、礼仪等方面。
然而,随着各国强敌的虎视眈眈,这也不得不迫使宋朝向南方迁徙,原本昌盛的北方经济贸易不再,为了得到进一步发展,海外市场也给了这些香料商人新的发展契机。
这也就不得不提到了当时的香料大国“大食”,古语有云“大食者,诸国之总名也。有国千余,所知名者,特数国耳。”“大食”,也就是当时宋朝人对阿拉伯众国的统称。
而其中,在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中,就十分盛产香料,且价格相较于宋朝而言更为便宜。
也正是因为如此,南迁的宋朝商人,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宋朝各个阶层对于香料十分渴求的同时,海外各国对于中国的丝绸纺织品、陶瓷等众多精美的工艺品十分喜爱。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国开始互通往来。
而除了“大食”以外,东南亚的参与,也为宋朝香料贸易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其中,三佛齐可谓是拥有了当时马来世界的各型各色的奇珍异宝,樟脑、胡椒、各种珍稀商品,应有尽有,而除了商品货物丰富以外,坐落在得天独厚位置的三佛齐对于贸易的管理更是十分重视,这也使得三佛齐成为了宋朝当时重要的香料供应国之一。 随着三佛齐的逐渐没落,公元929年到1222年的几百年时间里,爪哇国也逐渐取代了三佛齐的地位,成为了宋朝香料商人经常往来的又一大国。
正是因为在看到国际香料贸易的巨大市场,爪哇国除了对三佛齐的商贸管理进行了一定的学习以外,其还严厉打击海盗,并为他国来访者提供了良好的经商环境,这为国际香料贸易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并进一步为宋朝香料贸易的运转添了把火。
与此同时,南北朝鲜、辽金、西夏、蒙古等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对宋代香料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国家与宋朝的政治关系密切,一方面加强了双方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为香料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便捷的交通条件。
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减免关税、开放市场等,来促进香料贸易的发展。
国际环境也为香料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背景。当时,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使得各国之间对香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香料贸易的发展。同时,香料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媒介,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