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捅不得!贵州毕业,两兄弟摘马蜂窝泡酒,马蜂受到惊吓飞出蛰死一位过路老人,二

这点事儿呀 2025-04-26 14:34:15

马蜂窝捅不得!贵州毕业,两兄弟摘马蜂窝泡酒,马蜂受到惊吓飞出蛰死一位过路老人,二人因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提起公诉。附近村民称:当时几个人劝他们不要摘,他们不听!

据封面新闻4月25日报道,家住毕节市的陈载和陈新是堂兄弟,2024年9月25日,外出打工返回老家的陈载见到家里长辈被痛风折磨,听人说马蜂窝泡酒可以治痛风,于是就叫上堂弟陈新一起出去摘马蜂窝。

兄弟俩在村子找了半天,也没看到一只马蜂窝,最后两人扩大寻找范围,终于在隔壁村外的一处角落里发现有个大马蜂窝。

这个马蜂窝筑在一棵香椿树上,位置非常高,陈载穿上一早准备好的防蜂服,将梯子搭在树上,让堂弟陈新扶住梯子,自己则慢慢爬到树上。

二人准备期间,先后有三个人从旁边路过,这三人都劝说兄弟俩,马蜂窝不好惹,不要乱捅,万一蛰到人是有可能要命的。

可是二人并没放在心上,陈载拿出锯子锯挂着马蜂窝的那根树枝,陈新则远远躲到一边。

过了一会,树枝被锯断,马蜂窝掉了下来,密密麻麻的马蜂飞出来,在天空中飞舞。随后,陈载捡起马蜂窝,和陈新一起骑着车子逃离现场。

谁知,二人刚离开,70岁老太贺某从附近路过,马蜂追了过去,几百上千只马蜂围着贺某叮咬起来。

附近村民看见了,立即跑回村里通知贺某的儿子,儿子到来后,附近已经围了很多看热闹的村民,可是马蜂太多了,谁也不敢上去。

贺某的儿子匆匆穿上防蜂服,将母亲背离案发地,此时贺某已经被马蜂持续蛰了15分钟。

贺某被送去救治后,医生检查后,告诉其儿子要换血,儿子正在签字,贺某那里情况就不好了,没多大会,贺某因救治无效死亡。

事发第二天,陈载和堂弟陈新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事拘留。

事发后,陈载家属赔偿了贺某家人16万元,陈新家属赔偿了3万元。贺某的儿子对二人出具了谅解书。

2025年1月,陈载和陈新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移交给检方审查起诉。

检方认为,陈载和陈新明知摘马蜂窝可以导致致人伤亡的后果,却轻信自己能够避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陈载和陈新无法预知马蜂会蛰人,此事看来更像是一场意外,为什么二人仍旧被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呢?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本案中,陈载和陈新作为成年人,明知马蜂蛰人会导致致人伤亡的后果,且在旁人多次劝阻的情况下,仍然执意为之,属于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情形。

陈载和陈新外出寻找马蜂窝泡酒,出发点并非恶意,但事发地点离村子较近,兄弟二人应当对可能产生的危险有清晰的认知。

并且,在此过程中,先后有三个人路过并进行劝阻,充分说明这种危险是能够被常人所预见的。

陈载和陈新没有听从劝告,体现出他们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的轻视和盲目自信。

陈载锯断树枝致使马蜂窝掉落,马蜂受惊飞出,陈载和陈新并未对这一情况进行处理和提醒,而是直接逃离。

老太贺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附近路过,被马蜂围攻叮咬,最终因救治无效死亡。贺某的死亡结果与兄弟二人摘马蜂窝的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陈载作为策划和直接实施摘马蜂窝行为的人,其责任相对较重。陈新作为共同参与人,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事发后陈载家属赔偿了贺某家人16万元,陈新家属赔偿了3万元,贺某的儿子也对二人出具了谅解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可以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情节予以考虑。

案发后,贺某的儿子说,陈载陈新兄弟也不是故意的,谁也不想发生这种事。

陈载表示,为了赔贺某家钱,他家里借了外债,他希望尽快判决,事情有了结果后,他要出去打工赚钱还债。

0 阅读:1
这点事儿呀

这点事儿呀

随便聊聊,就这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