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徐锡麟被五花大绑,送到刑场。刽子手用铁锤将他的下半身击碎,然后将他的

何仪聊 2025-04-26 17:43:16

1907年,徐锡麟被五花大绑,送到刑场。刽子手用铁锤将他的下半身击碎,然后将他的心脏挖出来,切片炒熟供人食用。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898年,25岁的徐锡麟还是绍兴城里一个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家中田产无数,书香门第,日子过得舒坦。 可那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血洒菜市口,清廷的腐朽和列强的欺凌像一把刀,狠狠扎进了徐锡麟的心里。他开始怀疑,靠读书做官,真的能救国吗? 1901年,徐锡麟揣着一腔热血,登上了去日本的轮船。在东京,他见到了孙中山,接触到了“光复会”的革命思想。 那些夜晚,他和志同道合的青年挤在狭小的宿舍里,争论着推翻清廷的办法,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越来越坚定。1903年回国后,他加入光复会,化名“光汉子”,开始秘密策划武装起义。 为了接近清廷内部,徐锡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花钱买官。清末的捐官制度腐败不堪,只要有银子,就能换个官帽。 他拿出家里的积蓄,捐了个“道员”,又通过表叔俞廉三的引荐,成了安徽巡抚恩铭的亲信,担任安庆巡警学堂会办。这是个要命的差事,表面上他是清廷的“忠臣”,暗地里却在培养革命力量,等待时机。 1907年7月6日,安庆巡警学堂的礼堂里,空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毕业典礼正在举行,台上坐着安徽巡抚恩铭,台下是几十名学生,个个神色紧张。徐锡麟站在人群中,手里攥着勃朗宁手枪,汗水顺着额头滑下。 他的计划原定在7月8日,可就在前一天,光复会成员叶仰高被捕,供出了革命党名单,徐锡麟的化名“光汉子”赫然在列。恩铭收到名单后,竟交给徐锡麟去查办,这无疑是将他逼上了绝路。 “不能再等了!”徐锡麟咬紧牙关,决定提前动手。典礼进行到一半,他突然站起,高喊:“今日有革命党起事!”这是行动的暗号。 学生陈伯平猛地掷出一枚炸弹,可惜是哑弹,砰地一声只冒了点烟。徐锡麟当机立断,掏出手枪,对着恩铭连开七枪。恩铭应声倒地,胸口血流如注,卫兵补枪后,他当场毙命。 礼堂乱成一团,徐锡麟带着30多名学生冲向军械所,试图夺取武器发动起义。可清军的反扑来得太快,学生们训练不足,很快溃散。 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和马宗汉被捕,陈伯平战死。徐锡麟被押到恩铭的灵堂前,主审官冯煦怒斥:“恩铭待你不薄,为何恩将仇报?”徐锡麟昂起头,平静地说:“私惠不能胜公义。我杀恩铭,为的是天下大义。” 7月7日,刑场上的徐锡麟已是遍体鳞伤。清廷为了震慑革命党,下令对他施以极刑。刽子手先用铁锤砸碎他的下半身,血肉模糊的场面让围观者胆寒。 接着,他的胸膛被剖开,心脏被挖出,切成薄片,扔进油锅炒熟。恩铭的卫兵们一边吃,一边狞笑:“看这逆贼的心是黑是红!”围观百姓中,有人咒骂徐锡麟是“疯子”,也有人默默流泪,为这个敢和清廷拼命的汉子感到惋惜。 徐锡麟的死,惨烈得像一出悲剧,却也震动了整个中国。他的牺牲,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更多沉睡的灵魂。光复会成员秋瑾在半个月后也被捕,慷慨就义。孙中山为徐锡麟题挽联:“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他的事迹,成了辛亥革命的精神火种。 徐锡麟和恩铭的关系,是这段故事中最耐人寻味的部分。恩铭,49岁,满人,清廉刚正,对徐锡麟有知遇之恩。 他不仅提拔徐锡麟,还常在私下夸他“才华横溢”。可徐锡麟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恩铭的“忠臣”。他曾在日记里写道:“恩铭待我厚,属私恩;杀之,为公义。”这句看似冷酷的话,藏着他对革命的执念。 恩铭死后,他的卫兵对徐锡麟恨之入骨,才有了“食心”的惨剧。这不仅是对徐锡麟的报复,也反映了清末社会的残酷与愚昧。鲁迅后来在《药》中写到“人血馒头”,许多学者认为,这正是对徐锡麟被食心的隐喻。 徐锡麟死后,他的家人被株连,家产被抄,妻子和两个幼子流落街头。光复会也在清廷的围剿下损失惨重。但他的牺牲并非徒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覆灭,徐锡麟的梦想在4年后变成了现实。 多年后,历史学家在整理徐锡麟的遗物时,找到了一封他写给妻子王凤华的信。信中写道:“若我身死,勿悲,望汝抚育二子,教其读书明理。”字里行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家人的牵挂。这封信,让人们看到,那个视死如归的革命者,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丈夫和父亲。 主要信源:(黑龙江日报——“光复军”首领徐锡麟)

0 阅读:2
何仪聊

何仪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