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当前,波音公司再次成为两国经贸博弈中的焦点。作为全球航空制造业的巨头,波音一直依赖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然而,中国近期暂停接收波音飞机的决定,却似乎向外界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美的关税战,已经打到天上去了!而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也已进入新阶段。
1、关税战打到天上去,波音被“遣返” 从历史看,波音一直在中美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期的大型采购协议,还是近年来中美高层会晤后的订单签署,波音飞机的采购行为总是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象征意义。 对于中国来说,涉及数亿元的波音飞机采购协议不仅仅是航空公司的商业决策,更是国家间外交策略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中美关税战的加剧,中国航司第一时间反制性。据悉,中国已经在短短一周内退回三架波音客机,并叫停从美国采购的飞机零部件。 其中,一架尚未交付给中国国际航空的波音737 Max,从浙江舟山的波音完工中心起飞,返回位于西雅图的波音总装厂。此前,已有两架原本计划交付给厦门航空的波音飞机在4月20日和21日被退回美国。 波音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日前证实此事,并计划把部分预定交付给中国的飞机,转售给其他航空公司,比如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和印度航空公司。
2、安全隐患与财务困境双重夹击 这一局势让人回想起2018年,当时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中国同样暂停了波音的采购。当然,关税战只是一方面,中国此举还存在对波音飞机质量等多重考量。 波音737 MAX型飞机在连续两年内发生两起严重空难,共导致346人遇难,中国则是首个宣布停飞这一型号飞机的国家。 美国《西雅图时报》报道称,2023年3月,美国西南航空一架737 MAX 8型飞机从古巴飞往美国时,其右侧发动机在起飞时被鸟击中,使得机油泄漏进入发动机内部并燃烧,而产生的烟雾通过与发动机相连的空调系统进入了机舱。同年12月,另一架同型号客机也出现类似问题。 可以说,这一系列安全隐患已经让这家公司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信用危机。中国率先禁飞该机型后,直到去年中美高层的频繁互动,才让波音获得了恢复交付的许可。 但如今因中美关系再度紧张而引发的暂停采购,无疑让波音的财务复苏变得更加艰难。 3、没有波音,中国还有足够多的大飞机! 此外,过去一年里,波音还经历包括罢工风波、监管加强以及供应链中断等多重挑战。尽管短期内波音可以将中国订单转移至包括马来西亚和印度在内的其他市场,但中国市场对波音长期增长战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根据波音此前的预测,到2043年,中国的机队规模有望翻倍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所以,如何抓住中国市场,对波音而言至关重要。 在彭博社看来,即便中国囤积了一定数量的发动机库存,发动机作为飞机的核心部件,其技术难度和制造复杂性,仍是中国本土企业尚未完全攻克的难题。 可他们似乎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中国不是没有大飞机!如今我们已经研制出C909、C919、C929,据悉,C939和C949也迎来新突破。 所以,没有波音,中国还有足够多的大飞机去填补市场空白。
4、美媒突然发现,中国大飞机销量爆发了 正因如此,就在波音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面临困境之时,美国惊讶地发现,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订单正在迅速增加。 数据显示,在当前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C919客机的订单数量快速增长,总数已经达到1500架。其中,租赁公司已经采购了600架,这些飞机计划用于国际航空租赁服务。 此外,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也纷纷表达了采购兴趣,这标志着中国的航空制造能力正在逐渐被国际市场所认可。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计划扩大客机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27年,其年产量将提升至150架,而到2029年,这一数字更是有望增至200架。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减少对其大飞机的进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航空航天产业一直是美国重要的出口创收领域,每年带来约140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中国是波音未来20年的重要市场。 可见,中国的大飞机产业化进入关键发展期,这为中国在全球高科技制造业版图中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提供了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