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黄百韬的遗孀,拿着青天白日勋章跪在蒋介石面前,恳求道:“总统开恩,我的丈夫已经战死,请您别杀我儿子,给黄家留条血脉!” 黄百韬,1900年生于天津,祖籍广东梅州。家里不算显赫,父亲是淮军小头目,他早年读过工业学校,后来辗转进了军营。从北洋军阀张宗昌的手下干起,一步步爬到团长、旅长,1928年带着部队投了国民革命军。抗战爆发,他从参谋干到指挥官,打过不少硬仗,还因为策划新四军事件得了蒋介石的赏识,拿了青天白日勋章,升了少将,后来又升中将。 国共内战打响,黄百韬成了蒋介石手里的硬牌。1947年,他帮国民党从山东撤军,保住了不少实力。1948年豫东战役,他顶住压力救了两个部队,又拿了一次青天白日勋章,升了第七兵团司令。可惜,好景不长,同年11月淮海战役,他被围在新安镇附近的碾庄,苦撑15天后全军覆没。11月22日,他在尤湖村中弹身亡,有人说他自杀殉国,有人说他被流弹打死,至今没定论。蒋介石给他追了上将衔,办了国葬,遗体先葬南京,后来迁到台湾五指山军人公墓。 黄百韬打仗是把好手,但内斗也不少。他跟邱清泉等人关系僵,部队协调总出问题,有人怀疑共产党间谍挑拨过。他这一死,国民党损失不小,蒋介石感叹“黄埔精神不死”,给了他家10万元金元券抚恤金,可那时候钱贬值得厉害,实际也没帮上多少忙。 黄百韬战死后,柳碧云带着儿女黄效先和黄丽珍跟国民党去了台湾。丈夫没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她一个寡妇拉扯两个孩子,日子不好过。黄效先是独子,从小被宠着,长大后却没成才。1950年代的台湾,社会风气保守,同性恋不光丢人还是犯法的。黄效先跟一个叫杨士荣的人搞在一起,后来感情破裂,争吵中他失手杀了对方,还把尸体肢解,想毁尸灭迹。 这案子一出,台湾社会炸了锅。警方抓了黄效先,法院判他故意杀人,死刑定了。柳碧云听到判决,整个人都懵了。她不甘心儿子就这么没了,四处找人帮忙,请律师、托关系,甚至求黄百韬的老战友出面,可上诉一次次被驳回,眼看没路了。有人提醒她,蒋介石有权改判死刑,她这才动了念头,找出丈夫的青天白日勋章,跑到总统府求情。 1957年春,柳碧云到了台北总统府。她一个普通妇人,靠着丈夫的功勋才见到了蒋介石。她跪下求饶,拿勋章证明黄百韬的忠义,只求留儿子一命。蒋介石念在黄百韬战功卓著,又想着安抚军心,最终把死刑改成无期徒刑。柳碧云保住了儿子的命,也保住了黄家的香火,可这代价不小,黄家的名声多少受了影响。 黄效先进了台北监狱,关了12年。狱里日子苦,外面的人也渐渐忘了这个“将门之后”。他从小娇生惯养,杀了人还毁尸,名声烂透了,可在牢里他没法不反思。父亲的忠勇、母亲的奔波,都成了他心里的刺。1969年他出狱,30多岁,带着犯罪记录,找工作没人要。幸好有柳碧云和妹妹黄丽珍撑着,他才没彻底垮掉。 出狱后,黄效先从零开始,在一家小公司干文职。他收起脾气,低调做人,慢慢混出点样子。后来赶上台湾经济起飞,他开了家进出口公司,靠电子产品贸易赚了钱,还捐了不少给退伍军人,算是在弥补点什么。他没再惹祸,日子总算平稳下来,可年轻时的错,始终是他甩不掉的影子。 黄丽珍跟哥哥不一样,她靠自己闯出了一片天。她脑子好使,文笔也好,进了新闻界,写了不少关于社会和历史的文章。她没直说父亲的事,但笔下常提到国共内战的那段岁月,字里行间透着对黄百韬牺牲的敬意。她不靠裙带关系,凭本事吃饭,哥哥那档子事也没拖她后腿,反而让她更珍惜家族的荣誉。 柳碧云晚年看着儿女熬出头,心里多少有了安慰。1983年,她78岁去世,跟黄百韬葬一块儿。2004年,黄效先带着儿孙回南京祭拜父亲,墓还在紫金山下,风吹过,碑上的“黄焕然”三个字还清晰。他站在那儿,眼里有点湿,估计是想到这一路的坎坷吧。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9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