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因为口渴,他来到一个农妇家中讨水喝。谁曾想,农妇

落叶随风呀 2025-04-28 11:30:09

1936年,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因为口渴,他来到一个农妇家中讨水喝。谁曾想,农妇竟然随口说出我党秘密联络地点,陈毅内心一惊:大事不好! 想象一下,1936年的冬天,江西苏区被敌人围得水泄不通,留守的革命队伍物资短缺,随时可能全军覆没。就在这紧要关头,陈毅接到一封信,说是党中央派人接头,要他下山碰面。谁能想到,这竟是叛徒设下的圈套?半路上,他口渴难耐,随手向农妇讨了碗水喝,结果农妇一句无心之言,暴露了我党秘密联络点的危机。 陈毅是谁?他是我国革命史上响当当的人物。1901年,他出生在四川乐至一个书香门第,从小跟着父亲读四书五经,练得一手好书法。1916年,他考进成都工业学校,开始接触新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点燃了他的热血,他跑去法国勤工俭学,在工厂里摸爬滚打,慢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2年,他加入共青团,第二年正式入党,和周恩来等人成了好兄弟。回国后,他投身北伐,1927年国共分裂,他参加南昌起义,后来跟着朱德上了井冈山,帮着建根据地,打了不少漂亮仗。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北上,陈毅被留下守中央苏区,带着队伍在江西、福建一带打游击。那时候,物资奇缺,敌人围剿一天比一天狠,他带着部队在山里东躲西藏,用夜袭、伏击的法子硬是撑了下来。1935年,他在黄陂打了一场漂亮仗,设伏灭了敌人一个团,弄到不少枪支弹药,士气大振。他还常跑村里宣传政策,拉农民帮忙搞情报、送补给,硬是保住了革命火种。陈毅不光会打仗,还爱写诗,像《梅岭三章》那样的作品,战士们看了都热血沸腾。 到了1936年冬,苏区形势更糟了。陈毅接到一封信,是大余县的地下交通员陈海转来的,说党中央派人到西门外广启安糖铺接头,要他下山会合。他一看就觉得不对劲,中央要是派人,干嘛不直接上山?可又一想,跟中央断了联系那么久,万一是真的呢?他不敢大意,带上区委书记黄占龙,俩人换上破衣裳,装成落魄教书匠,小心翼翼下了山。走到大余县城附近,他渴得嗓子冒烟,见路边有户人家亮着灯,就去讨水喝。农妇端来一碗清水,他喝完随口问了句附近有没有糖铺。农妇说,西门外那家广启安前几天被官府查了,说是藏了乱党。 这下陈毅心里炸开了锅。广启安糖铺就是我党的秘密联络点,农妇这话等于告诉他,接头地点已经暴露。他赶紧带着黄占龙离开,远远一看,糖铺果然被敌人守着,门板砸烂,地上全是碎纸。俩人钻进小巷,又溜进一家茶肆装喝茶,结果有个老工人认出他,低声说陈海叛变了,敌人到处抓人,让他快跑。陈毅一听,立马从后门跑出去,和黄占龙连夜爬上梅山,藏进一个岩洞。敌人不死心,满山搜,还放火烧山,想把他们逼出来。眼看火势逼近,浓烟呛人,情况危急,幸好老天帮忙,下了一场大雨,把火浇灭,敌人也撤了。陈毅和黄占龙趁机翻山越岭,好几天后才跟苏区的同志汇合。 这次死里逃生,全靠陈毅脑子活、反应快。他凭着直觉看出信有问题,又从农妇的话里抓住关键线索,才没掉进叛徒的坑。这事之后,他继续带着队伍在南方打游击,硬是把革命火种保住了。1937年抗战爆发,他当上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在华中开根据地,打得日军晕头转向,为民族解放立了大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当了上海第一任市长,忙着重建城市、搞土改,把经济弄得有声有色。1954年,他升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起兼外交部长,出国访问时嘴皮子利索,立场硬邦邦,帮我国打破外交封锁。1955年,他被授元帅军衔,晚年还写了不少爱国诗,直到1972年去世,全国人民都惦记他。

0 阅读:0
落叶随风呀

落叶随风呀

恰饭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