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关税政策:中国为也门打开希望之门
在红海之滨的也门,一场持续多年的内战让这个曾经的“阿拉伯福地”满目疮痍。首都萨那的超市货架空空如也,1900万人在饥饿边缘挣扎;渔民捕捞的数百公斤海鲜,经层层盘剥后仅剩微薄收入;金黄的椰枣挂满枝头,却因高昂的运输成本和30%的出口关税,只能烂在园中。也门,这个被战火撕裂的国家,正经历着近代史上最严峻的经济与民生危机。
关税壁垒下的生存之痛
作为传统农业国,也门拥有优质的椰枣、蜂蜜和海鲜资源,却因国际贸易壁垒举步维艰。运往欧洲的海鲜需经过严苛检疫,成本高企;出口到中国的椰枣,关税便吃掉一半利润,导致优质特产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经济结构单一、石油收入占比超70%的困境,让也门在动荡中愈发脆弱。
中国方案:以零关税搭建希望桥梁
2024年,中国向也门伸出援手,宣布对其所有商品实施零关税政策。这一举措如春风化雨,迅速激活了也门的经济脉络:渔民的海鲜直装货轮运往中国,利润翻番;椰枣通过电商平台热销,价格较以往上涨两倍;蜂蜜出口每公斤多赚5美元,养蜂人喜笑颜开。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也门农产品出口额激增40%,仅椰枣和蜂蜜出口量分别达1.2万吨和5000吨,海鲜出口量增长30%。中国不仅连续多年稳居也门最大贸易伙伴,更以34亿美元的年贸易额,为也门多元化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从“输血”到“造血”:重塑经济生机
零关税政策的影响远超贸易本身。中国企业顺势投资椰枣加工厂、蜂蜜包装厂,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也门年轻人告别背井离乡赴中东打工的历史,在家门口工厂实现月收入300美元的“高收入”梦想。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指出,这一政策直接帮助100万也门人摆脱饥饿,欧盟贸易专员盛赞其为“国际合作典范”,连美国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中东影响力的稳步提升。
大国担当:以行动诠释共赢智慧
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的评价道出也门心声:“中国干了一件大好事!”萨那椰枣农感慨“孩子终于能吃饱饭”,亚丁渔民称中国为“恩人”,这些朴素的话语,是对中国不干涉内政、以经济合作促发展的外交理念最生动的注解。中国在帮助也门打破“石油依赖症”、构建多元经济的同时,也为红海航运安全和“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的推进筑牢根基。
当椰枣园再次响起欢声笑语,当渔船满载希望驶向红海,也门的蜕变印证了一个真理:真正的大国智慧,在于以务实合作替代对抗,以真诚帮扶取代掠夺。中国用零关税政策书写的,不仅是中也两国的经贸佳话,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一个国家的崛起,不是恃强凌弱的威慑,而是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机遇的担当。也门的故事告诉世界:当发展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和平与繁荣的种子终将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