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黄令仪研发的项目被叫停。她冲进办公室大喊:"不能停,我们会被卡脖子的。"可对方大手一挥:没钱。她转身蹲地失声痛哭。没想到,多年后她却成了美国惧怕的人物。
黄令仪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成为对美国惧怕的人物的?
黄令仪出生于1936年,是广西南宁人,祖籍在广西桂林全州一带。她小的时候家里面条件不错,而且本身自己又比较勤奋努力,所以也尽管当时时局混乱,黄令仪还是能够在过去那样的年代里,好好的读书学习。
到1955年的时候她加入到共产党1958年,在华中工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到清华大学进行半导体专业的。 女孩子想在理科专业领域内出人头地,难度是非常大的,对于黄令仪来说,在学校学习期间,她一直都是最勤奋最努力的。
从清华大学学习完成之后,到1960年又重新回到了母校华中工学院,并且在两年以后进入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做起了研究员。 她常年在研发的一线工作,早些年参与过从分立器件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
1984年的时候,当时的黄令仪正在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却突然接到了通知,因为国家经费不足的原因,所以也必须要在5日的时间内撤回半导体的研究经费。 对于黄令仪来说,她是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项目,是他的心血,更多的是从长远的角度考量。
那个时候组织上面给出的通知是因为经费不足,要撤回相关项目的研究,所以研究人员要结束手上的项目之后等待国家安排。 黄令仪收到通知之后,前前后后多次联系相关负责人,而负责人给出的答复是因为国家经济越来越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考虑自主研发芯片的事情实在是没有必要。
与其花大量的时间自己去研发芯片,不如先把肚子填饱了,好好的发展革命经济,等这些都弄完了之后再去考虑自主研发的问题,当下可以先从国外购买。
黄令仪在听说之后第一时间就表示了反对,她前前后后反复的奔走,一次又一次的强调,如果中国想要强大,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科技能力。 如果始终依赖于国外的技术研发,对于中国来说,基本上是被人卡了脖子,没有办法继续发展自身的科技。
后来在她的反复游说之下,政府决定暂时保留黄令仪的项目小组,让她继续去研发,到1965年的时候,她带领的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了156计算机,对中国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发展做了极大贡献。
如今的中国在科技领域已经是在世界范围内都算得上是极其优秀了,而这些都要感谢黄令仪当年的坚持。
国家的发展是漫长的积累,依靠的正是无数个像黄令仪这样一直不断的愿意为国家呕心沥血奉献自己的科研人员,他们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