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签贸易协议的国家要来了?贝森特点名印度,对华立场很关键。谁都没想到,恐怖袭击事件带来的影响之一是印度加速了向美国靠拢的进程。莫迪权衡一番、考虑再三的结果是向美国争取首份投名状,但这也就意味着印度距离东方阵营已经越来越远。 普京虽然表态愿意支持印度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但很可能仅此而已,因为印度没有理会俄罗斯的暗示,让中俄有了更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的大好机会。 印度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后,其他国家也会迅速跟进,现在到了中美抢人大战的关键时刻。 据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于本月30日表态,称:“我的一项贸易协议已经达成,但需要等待批准,不过我预计批准会非常快”。 尽管卢特尼克拒绝透露同美国达成协议的首个国家的身份,但印度的可能性居高不下。 因为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点名了印度,贝森特称:“美国已经在谈判中取得了进展,第一份贸易协议会很快达成,同印度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内达成协议”。 有贝森特放话在先,卢特尼克的藏着掖着实际上相当于打开天窗说亮话,进一步证实了确为印度无疑。 但是考虑到现在的印度深陷印巴冲突,消息不能这么快释放出来,于是卢特尼克就上演了嘴严的一幕。 可是越捂着就越确信,很显然美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 不过,印度向美考虑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莫迪推行的两头吃战略让走出去的很多我国企业吃到了大亏。 在掠夺式的发展状态之下,去印度投资相当于自掘坟墓。 然而,莫迪的野心和欲望一直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这意味着即使印度作出了向我国靠拢的选择,那么我国和印度在经贸往来方面的态势也不会繁荣多久。 意思是只有美国愿意为了对抗我国而同印度做亏本的买卖,即使美国也知道和印度合作是“与虎谋皮”。 但在美国人眼里,印度这只老虎只是徒有其表,我国才是形神具备的雄狮。 一言以蔽之,向美国靠拢确实是最大化印度利益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就不需要付出代价,事实上,印度和美国做交易一直都是利弊兼有。 印度能够得到美国的先进武器装备不假,但印度却要成为美国的原材料产地和供应链市场。 而美国的实力比印度超出太多,这意味着美国可以从印度身上攫取到更多利益,印度得到的一直都是溜溜缝、毛毛雨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贝森特还透露出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国家谈判顺利的消息。 这意味着我国周围的形势可能会再度动荡起来,我国必须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才行。 最好是不要再藏着掖着,直插美国的心脏地带,如南美洲和欧洲。 南美洲是美国的后院,扩大同巴西的贸易合作往来态势利于打击美国;欧洲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把欧洲争取过来更会让美国在面子上下不来台,甚至于动摇美国在北约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方面,我国可以考虑对向美国低头的国家打出极具针对意义的反制牌。 像公然表态支持巴基斯坦,让印度保持忌惮态势也算是一大反制牌。 这场席卷全球的阵营大对抗会持续很久,非常像是“新冷战”,但我国最不怕的就是持久战。 参考资料: 美商务部长:首份贸易协议已达成 预计很快获批!|财联社 美财长:正与15-18个贸易伙伴谈判 首份协议本周或下周达成|财联社
美国这下要安静了,我们亮明了态度!来自外媒4月29日的消息说,针对美国强硬的关
【28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