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被关在功德林的国民党陆军中将,半夜去上厕所,却发现身后有一个白衣女子,他顿时就慌了:“功德林没女人,那她是谁?” 沈醉,1914年6月3日出生在湖南湘潭,家里算得上地主加资产阶级,日子过得挺滋润。他妈读过不少书,爱念诗,沈醉小时候耳濡目染,对文学有点兴趣。七岁上湘潭县第一小学,后来转到长沙修业小学,成绩老拔尖,要是没拿第一,他能自己躲起来哭一场。除了读书,他还练过南拳,身体素质和毅力都不赖。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闹得凶,沈醉才12岁,就受了影响,带着同学回家,当着他爸的面喊“打倒土豪劣绅”,那时候就有点叛逆劲儿了。 1932年,18岁的沈醉在长沙文艺中学读书,因闹学潮被开除。他一个人跑去上海,投奔姐夫余乐醒和姐姐沈锦辉。余乐醒给他指了条路,把他拉进中华民族复兴社特务处干交通联络员。沈醉年轻但脑子活,很快就入了军统头子戴笠的眼。1933年5月,戴笠亲自提拔他当上海特区法租界情报组组长。为了掩护身份,他化名陈仓,装成湖南湘光通讯社驻沪记者,干了不少秘密勾当,比如恐吓宋庆龄这种事。1935年,他升到淞沪警备司令部侦察大队少校行动组组长,任务越来越棘手。 抗战爆发后,沈醉带着手下搞对日侦察、破坏和暗杀。复兴社改成军统局,他一路高升,当过上海站少校行动组长、常德警备司令部稽查处上校处长,还干到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因为年纪轻但资历老,他在军统里挺出名,跟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并称“四大金刚”,跟周养浩、徐远举又叫“军统三剑客”。抗战胜利后,他跑去当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直到1949年12月被卢汉扣住,参与了云南起义,帮着抓了昆明的一些国民党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沈醉被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一开始他不服气,但慢慢态度变好,开始反思自己。他有个毛病,爱打听消息,功德林里的怪事奇闻他都喜欢收集,常被改造会批评,可他还是改不了这习惯。1960年,他被特赦,出狱后写回忆录,把功德林的见闻记下来,留给后人不少有意思的料。 说到那件怪事,得从功德林的背景讲起。功德林在德胜门外,清末是京师习艺所,民国时改成监狱,新中国成立后专门用来改造国民党高级将领。地方挺大,占地近百亩,能装一千多人,里面条件简单但还算整齐,有学习室、公共厕所这些设施。1959年,功德林里关了不少国民党将领,其中有个刘嘉树,原国民党陆军上将,当过十七兵团司令官。他体型胖,还长痔疮,白天厕所人多他不去,喜欢半夜跑过去,图个清静。 那晚,刘嘉树半夜去了厕所,回来后整个人不对劲。沈醉看他神色慌张,问了才知道怎么回事。刘说他在厕所里回头一看,发现身后有个白衣女子,穿的还是民国时期的衣服,头发梳得老式。他吓得不轻,因为功德林压根没女人,连看守都是男的。他赶紧跑回牢房,路上还问了倒夜壶的牟中衍有没有人,牟说没见着,只隐约有个影子晃过,也看不清。第二天,刘嘉树精神还有点恍惚,这事就在功德林传开了。 没过几天,原新五军军长陈林达也跑来找沈醉,说他某晚路过学习室,看到一个穿民国衣服的女子走进去,他跟过去却啥也没找到。沈醉对鬼神这套半信半疑,但好奇心重,连续几夜在厕所和学习室附近转悠,想看看能不能撞上,结果啥也没碰着。刘嘉树和陈林达怕这事传出去影响特赦,让沈醉别嚷嚷。沈醉就没声张,只是把这事写进回忆录,还琢磨了几个可能。 沈醉猜,这会不会跟以前关在这儿的犯人有关。他回忆在北平审讯川岛芳子时,因为一个假钻石手镯的事,查出过两个日本女间谍,后来她们被关进功德林,可能就在学习室附近。如果她们死得冤,魂魄没散干净,出来晃荡也不是没可能。不过他也纳闷,日本女的为啥穿民国衣服,还开玩笑说是不是“入乡随俗”。还有种说法是,刘嘉树他们过去日子过得太糜烂,烟酒女色没少沾,关进监狱压力大,可能就看花眼了。沈醉没这些嗜好,所以啥也没见着。 1960年,沈醉、刘嘉树、陈林达等人被特赦。沈醉出狱后当了政协文史专员,专心写书,出了《我这三十年》《军统内幕》等,讲了不少军统的内幕,挺受欢迎。1980年,官方认他参与云南起义,身份变成起义将领,待遇升到副部级。他当过第五到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算是为国家做了点贡献。80年代,他带女儿去香港探亲,有人劝他留下,他没干,回来继续过日子,挺有原则。他跟第三任妻子杜雪洁一起生活,女儿沈美娟也当了作家,常陪着他。1996年3月18日,沈醉在北京去世,活了82岁。 刘嘉树和陈林达放出来后融入社会,但晚年没啥记载。估计跟不少国民党将领一样,低调过日子,慢慢退出历史。沈醉的回忆录倒是把这桩怪事留了下来,成了大家聊天的谈资。
1959年,被关在功德林的国民党陆军中将,半夜去上厕所,却发现身后有一个白衣女子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5-02 19:30: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