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青岛作为“影都”,还缺什么? 朋友们,我作为老青岛人,有时说起来,也一直在为青岛着急。 为什么?因为青岛的差距太大了。尤其是在影视的某些“硬件”方面。比如—— 1.近一个世纪以来,青岛缺少一家具有综合能力的“电影制片厂”,或著名的、有国际影响的影视公司。 尽管,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电视台还有一家“电视剧部”,或叫“电视剧制作中心”,也拍出了电视连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等等。但同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还是差距不小。 尤其是后来又将此“部门”,下狠心砍掉了,自毁长城! 2.青岛缺少一个以自己城市的名字命名的国际电影节。如上海电影节等等。 3.青岛没出现过真正属于自己的大导演。尽管出过潘霞,还有任豪这样的优秀导演。 4.青岛没有一部真正描写自己城市生活的戏,或者叫做影视作品。没有“名著”。尽管也有《渔岛怒潮》、《崂山道士》、《香玉》、《跑马场》和《青岛往事》等等。但这些作品的模样都很瘦弱,长相难看。看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 5.至今,青岛的影视演员很多,但具有国际影响的,一个也没有。 6.青岛缺少一个著名的、一听就能唱的和耳熟能详的“影视插曲”。尽管也有一些歌,但都很难听,听着很受罪。 7.青岛没有自己的、像模像样的电影博物馆。尽管也有类似的,但那只能说是“图片馆”,没有“博物”,功能性不够。 8.长期以来,青岛在影视方面的国际文化交流,几乎没有。这就更谈不上什么能够出外语片和译制片了。国际影视名人,鲜有来者。或者说,有来的,也不是一心扑着青岛来的。 2025.5.4
王铎:青岛作为“影都”,还缺什么? 朋友们,我作为老青岛人,有时说起来,也一直
文有王铎
2025-05-04 04:34:02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