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步步惊心》,总有人吐槽张晓“冷漠”:抗旨时拿若曦阿玛“有功之臣”当挡箭牌,却对马尔泰家族被贬西南无动于衷;姐姐若兰油尽灯枯时心疼,却对原主父母家人漠不关心;甚至爱上姐夫八阿哥,被批“违背人伦”。但细想之下,这或许正是一个现代穿越者在封建皇权下的真实挣扎。 作为现代白领穿越而来,张晓对若曦的家人本就没有血缘羁绊。原主记忆缺失、封建伦理隔阂,让她很难对“陌生父母”产生孺慕之情。就像她自己说的:“我首先是张晓,而后才是若曦。”当马尔泰家族被贬,她不是无动于衷,而是作为穿越者,根本无法像真正的若曦那样为家族命运肝肠寸断——现代人的情感逻辑,本就难以与封建贵族的“家族荣耀”完全共情。 在紫禁城这个“吃人”的牢笼里,张晓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明玉贵为郭络罗家族之女,背后有宜妃和八阿哥撑腰,她一个小小宫女若硬刚,只会连累姐姐若兰。就像剧中若兰怒斥她:“你和明玉打架,想过咱们家的处境吗?”在皇权面前,西北将军府的势力根本不值一提,她的“隐忍”不是冷漠,而是保命的无奈。抗旨时抬出“有功之臣”,不过是用封建规则给自己争取生存空间,本质上是弱者的生存策略。 爱上八阿哥的争议,本质是现代婚恋观与封建妻妾制度的碰撞。在清朝,姐妹共侍一夫、贵族多妻制稀松平常(如康熙后宫的姐妹花),但在现代人眼里却是“伦理崩坏”。张晓穿越四年,早已被宫廷规则驯化,她对八阿哥的感情,是孤独环境中产生的依赖,也是对“权势庇护”的妥协。正如她自嘲:“在这个吃人的地方,能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谁还管它是不是枷锁?” 说她“双标”也好,“自私”也罢,恰恰反映了一个普通人的真实面:对亲近的人(如若兰)掏心掏肺,对陌生的“原主家人”难以共情;对阿哥们的困境心生怜悯,是因为朝夕相处产生了感情,而非真的“只心疼天龙人”。她会为玉檀求情、为宫女出头,却对家族流放无能为力——一个连自己命运都无法掌控的宫女,又能拿什么拯救家族? 张晓的“冷漠”,本质是两个时代价值观的激烈碰撞。现代人骂她“不原谅明玉”“抢姐夫”,却忘了她只是个被迫卷入封建漩涡的普通人。当她把若曦的身体火化时,何尝不是对“封建身份”的彻底割裂?她不是圣母,也不是“对不起原主”,而是用现代人的清醒,在皇权碾压下努力活成了“张晓”——哪怕这种活法,在封建礼教里显得如此“离经叛道”。 或许我们该少点苛责,多些理解: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一个现代灵魂能守住本心、不沦为权力工具,已属不易。至于家族、伦理的争议,不过是封建牢笼里,一场跨越时空的价值观悲剧罢了。
重温《步步惊心》,总有人吐槽张晓“冷漠”:抗旨时拿若曦阿玛“有功之臣”当挡箭牌,
路昭看娱娱乐
2025-05-05 09:06:43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