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段苏权因嫌弃军衔太低,竟然在众目睽睽下撕下肩章愤然离场。

玲珑说历史 2025-05-05 09:12:22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段苏权因嫌弃军衔太低,竟然在众目睽睽下撕下肩章愤然离场。

1955年,此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拼搏之下,中国人民不仅成功打胜了抗日战争,将日本鬼子打出中国,还获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全中国的统一。

在这一年2月8号,党内部决定举行表彰大会,决定对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民解放军授以特殊的军衔,而也是在那一时间段,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横空出世。

这天,北京的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衔仪式,党内各级领导齐聚于此,享受这个既光荣又神圣的颁奖仪式,等待着正式得到党和人民对自己功绩的认可。

然而,本来其乐融融的颁奖仪式却迎来了谁也没想到的差池。

在颁奖仪式进行到少将阶段时,主持人在台上念出了段苏权段将军的名字,谁知段苏权却不像其他受奖人一样满怀荣幸地兴奋上台,而是冷着一张脸,脸上不仅看不出高兴的样子,还能明显感觉出他的烦躁和生气。

果然所有人的猜测都没错,段苏权上台后直接坦然道:“我觉得少将这个军衔配不上我!”

段苏权这句话值得引得全场哗然,所有人都噤声不敢说话,呆愣地看着刚刚说出这句话的段苏权。

“我对党和人民的功绩,远远不是少将这个军衔可以代表的!”

说完段苏权全然不在意那些一脸惊讶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忿然地走出了颁奖会场。

其实回顾段苏权的革命历程,也能理解到段苏权对于少将这个军衔的愤然。

段苏权曾接受过6年的教育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段苏权在十岁时就已经参加了他家乡湖南茶陵的农民运动,14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

可以说段苏权从小就在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段苏权顺应内心选择加入红军,成为了红军的主要力量。

有一次在攻打秀山县邑梅镇时,段苏权像其他士兵一样,拿着枪支准备积极应战,对自己的后方没有任何防备。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被敌人促使叛变的乡士拿着刀,踮着脚尖偷偷摸摸地向段苏权等人靠近,乡士拿着刀的手都哆哆嗦嗦,敌人那边花重金想让乡士趁所有人不注意时对红军的重要将领给以致命的一击。

乡士因自小家庭贫困,面对那一大摞金钱毫无抵抗力,直接选择了叛变,可临到关头他又害怕起来,看着那群人不敢前进。

在观察一阵后,乡士将目标锁定在段苏权身上,他看有一部分人都在听段苏权的话,听段苏权的吩咐,便觉得段苏权可能是这一帮的领导,就准备刺杀他。

可能是乡士太过于紧张,在靠近的时候,乡士一不小心踩到了一旁的铁桶,“啪”的一声,即使声音不大,但在静谧的大院内还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就当大家要回头查看时,乡士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一不做二不休地拿着刀向段苏权刺去。

段苏权也是被狠狠吓了一跳,但凭借着军人基本的素养,他条件反射地作出应对措施,虽知自己无法逃离这一刀的攻击范围,但还是努力使其偏离自己的要害。

最后也是不幸中的万幸,段苏权右脚脚腕被乡士击伤,但乡士那刀十分锋利,刹那间血花四溅,段苏权更是右脚无力地直接跌坐了下去。

乡士看见计谋得逞,立马扔下刀撒腿往外跑,不过他的体力还是跟不上天天打仗的士兵,没跑多长时间就被生生抓住。

而回去后,段苏权早已被通讯班长李通珍背到安全的地方疗伤。

后来段苏权也一直没有回到队里,身体勉强康复后,在上级的要求下回到湖南茶陵养伤。

即使段苏权觉得自己的身体依旧很强壮,但也不敢违背组织的关心,只好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后的段苏权也依旧不老实,他始终在打听在湖南茶陵周围的工农红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37年9月,段苏权偶然得知了红军所在地,便在同乡谭毛苟和父亲的帮助下,一路颠沛流离地找到了任弼时。

任弼时再看见段书苏权后就一脸见鬼的表情,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他,更是结结巴巴的说:“你……你不是在攻打秀山县时牺牲了吗?”

“什么!”

“你当时一去就没有再回来呀,我们所有人都以为你牺牲了!”

最后在段苏权的多方解释下,任弼时才听明白,他哭笑不得的说:“我们追悼会都给你开过了,可你压根就没有牺牲!”

这只是段苏权革命生涯中其中一段经历,在抗日战争后他还死守抗日根据地,跟着组织坚持“扫荡”作战。

就连抗美援朝时期,段苏权也在飞行员培训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对党和人民作出这么重大贡献的段苏权还是仅仅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其实,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安排,和段苏权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个错误指导有关,这三个错误指导使得段苏权被降级为处长,直到最后才恢复其东北军区副参谋长的位置。

所以到最后表彰大会上,对段苏权的“少将”的表彰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实无论是中将少将,段苏权的贡献和忠心,都是被党和人民看在眼中记在心中的。

0 阅读:45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