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是左宗棠去世前两年。这年,左宗棠的肺病已经比较重了,可他仍在越南再起

百年战争录 2025-05-06 11:13:54

1883年,是左宗棠去世前两年。这年,左宗棠的肺病已经比较重了,可他仍在越南再起祸端之际,不顾自己老病,主动请命前往进行督军。 但朝廷有朝廷的考虑,朝廷只是同意左宗棠加强边防,防御法军的请求,并未同意派他再次赴南方作战。最终,戍边战士虽在与法国的战斗中大胜。但清廷不顾左宗棠“乘胜追击”的建议,主张议和,并在胜利的情况下,再次签署了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 左宗棠躺在病榻上,剧烈的咳嗽震得床板都在发抖。窗外寒风卷着枯叶拍打窗棂,他却死死攥着那份前线传来的捷报,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冯子材这仗打得好啊!”他猛地坐起身,却又被一阵剧痛拽回枕头上,喉间腥甜,指缝里渗出的血染红了捷报的边角。 可当听闻朝廷要议和的消息,这位征战一生的老将气得浑身发抖。他挣扎着让人扶起,颤抖着铺开宣纸,用枯瘦如柴的手写下奏折,字里行间满是悲愤:“我军士气正盛,此时议和,岂不是自毁长城!”墨迹未干,他就命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仿佛这样就能拦住那屈辱的结局。 朝堂之上,主和派的声音却占了上风。慈禧太后轻抚着护甲,慢条斯理地说:“打了胜仗再谈和,倒也能少些损失。”那些平日里只会之乎者也的大臣们,纷纷附和,全然不顾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艰辛。左宗棠的奏折,不过成了案头被冷落的废纸。 消息传回福州,左宗棠望着北方,老泪纵横。他想起年轻时平定陕甘,收复新疆,哪一场不是出生入死?可如今,自己就像被折断羽翼的雄鹰,空有报国之心,却无能为力。“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可这朝廷……”他的声音越来越弱,最终消散在呼啸的北风中。 《中法新约》签订的那天,福州城细雨绵绵。左宗棠强撑着病体,让人把自己抬到书房。他颤抖着翻开舆图,目光扫过越南边境,突然重重一拳砸在桌上:“大好河山,竟如此拱手让人!”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剧烈咳嗽,鲜血染红了案头的舆图,也染红了这位老将最后的希望。 两年后,左宗棠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仍喃喃自语:“若能再战,定要让番邦知道我大清的厉害……”他的离去,不仅是一位英雄的陨落,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当胜利的果实被轻易丢弃,当爱国之士的热血被冰冷浇灭,那个曾经辉煌的王朝,也在屈辱与腐朽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

0 阅读:209

评论列表

玉哥

玉哥

3
2025-05-06 13:12

大清不亡天理不容

赢嫩模输跳河

赢嫩模输跳河

3
2025-05-06 13:06

左公千古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