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珠海,一名23岁保安冒死救下正被3名歹徒侵犯的女教师,谁知两年后,他竟从医院19楼一跃而下,家人在他床下找到一份获奖证书,见报之后珠海人民不禁扼腕痛惜。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3年12月,一个寻常的夜晚,韦兆安当时在珠海一处小区担任保安,负责夜间巡逻,那晚,他遇见了一个突发事件:一名女子在街头被歹徒抢劫,没有犹豫,他冲上前,与三名歹徒展开搏斗。 他并非训练有素的警员,只是凭着体力与一腔热血阻止罪恶蔓延,搏斗中,一名歹徒拔出匕首,接连刺向韦兆安的背部和下肢,留下了三道深可见骨的伤痕,他倒在血泊之中,险些丧命,紧急送医抢救后,在医生的全力救治下,他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这场英勇行为,也在他的身体上和人生轨迹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韦兆安的事迹很快被媒体报道,社会各界纷纷称赞,他获得了荣誉证书,也在表彰大会上领到了奖金,然而,这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在荣誉的背后,是持续不断的疼痛和沉重的责任。 受伤之后,韦兆安无法再胜任体力要求较高的岗位,公司为他调整了工作内容,尽量照顾他的身体状况,但伤口留下的后遗症并未随时间消散,尤其是腹部和臀部的伤势,在天冷或劳累时经常引发剧烈的疼痛,他并未对外人提及这些,只是默默忍受,用最基础的止痛药和草药缓解。 他来自广西农村,家中人口众多,却几乎全是长年与病痛为伴的老人和病人,父母年迈体弱,母亲曾因重病切除一侧肾脏;姐姐患有精神疾病,多年进出医院;家中还有一位年近百岁的瘫痪老人,需要专人照料,他和弟弟,是这个家庭为数不多的劳动力。 那一万元奖金,他一分未留,全数寄回家中用于亲人治病,尽管如此,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他曾尝试节省医药开支,甚至拒绝复查,只为避免成为家人的经济负担,作为卫校出身的他,并非不懂医学,只是太清楚治疗意味着什么:高昂的费用、漫长的恢复,以及无法预期的再度恶化。 韦兆安的隐忍并非源于软弱,而是责任感的沉重,他从不提及自己的荣誉,也未向政府或社会寻求更多帮助,那些奖状和报道,被他收进行李箱的最底层,从未炫耀。 他始终试图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辞去珠海的工作后,他回到老家短暂修养,随后又前往南宁寻求新的工作机会,尽管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他仍试图用微薄的收入撑起一个濒临崩溃的家庭,他的痛苦,是在每一个深夜独自咬牙忍受的剧痛,是在每一次忍着不去医院的挣扎,是在看见家人病重却无能为力时的自责。 2005年,病情恶化终于让他不得不住进医院,这一次,医生诊断出他患上了肠梗阻,尽管紧急住院治疗,但病情反复,疼痛难忍,他没有流露出一丝异常,甚至在事发当天上午还照常与家人交谈,中午时分,趁陪护弟弟外出买饭,他独自走到19楼窗边,纵身跃下。 没有遗书,也没有告别,他留下的只有600块钱和一个再也无法回响的身影。 他的死讯登上报纸后,社会再次震动,人们惊觉,这位曾被赞誉的“见义勇为英雄”,竟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选择了轻生,这并非单一事件,而是揭示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见义勇为者的保障机制,是否足以支撑他们的生活与尊严? 南宁和珠海的地方政府随后展开慰问,并设立专项基金,以期为类似情况提供支持,红十字会也捐助韦兆安家属,公众捐款接踵而至,然而,这些善意的援助,终究是他离世之后才到来。 信息来源:桂龙新闻网——无钱继续医治英雄轻生激起千层浪2005.08.10
2003年的珠海,一名23岁保安冒死救下正被3名歹徒侵犯的女教师,谁知两年后,他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5-06 14:40: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