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流口水啦!一本书在手,尝遍南北烟火
千山聊文学
2025-05-06 16:23:20
翻开《这本书很好吃》,就好像自己去全国免费旅游了一圈,不仅尝遍南北各地美食,也领略到了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美食文化。
这本书由汪曾祺、梁秋实、周作人、鲁讯、朱自清、李娟、陈忠实、郁达夫等多位文学大家,汇集了59篇经典美食散文集,全书共分四章,分别以餐桌上的美食、南北小吃、各地茶点、品鉴赏味及食俗等多个方面。
书中特色在于集各大名家作家,谈他们所在当地城市的特色美食,就好像每人围坐一起,各自依次分享自己家乡风味,边分享的同时,作为观众的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也尝了一遍。
比如我没去过蒙古,更不知道蒙古美食特色,当我阅读完汪曾祺的《手把羊肉》,就好像我曾去过蒙古,吃过手把羊肉,了解了当地人文。
原来他们的主食都是吃挂面的,挂面是一车一车买的,更令我好奇的是蒙古人吃羊肉带一点生,因为这样吃法容易消化,不知道味道如何?
联想到这儿,读着、读着就想吃的冲动,也能解解馋!难怪他们那边的人,长得高大强壮,奶、羊肉餐餐不离,好比当饭吃,想想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不少啊!就连家里养的狗体型都非常大,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说,人生大事,不过吃喝两字。我想此时真心觉得会吃才是人生最真实的幸福!
书中也有很多关于吃的金句,读来非常治愈。
比如梁秋实的《馋》:“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
周作人的《北京的茶食》:“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 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在饮食之外,从文字中也道尽了对生活、对世界的洞察。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看得直淌口水,书中的美食描写非常有画面感,仿佛能闻到美食的香气,尝到美食的味道,也感受到了幸福,又治愈了自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