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傅作义到功德林看望陈长捷,陈长捷激动大喊:“你在北平谈判,让我坚守天津,结果你成了起义将领,我成了战犯,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
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碉堡和铁丝网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冷硬,城里的守军司令陈长捷正拿着望远镜观察远处的动静。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后半辈子的命运会因为老学长傅作义的一个决定彻底改变。
当年傅作义比陈长捷早两年毕业,回到山西老家跟着阎锡山混出了名堂,等陈长捷扛着铺盖卷走出校门时,傅作义已经当上了晋军团长。
靠着老学长的引荐,陈长捷也进了阎锡山的部队,从最底层的见习官干起,慢慢熬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将领。
南口战役他带着六千弟兄和日本人死磕,装备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愣是跟鬼子来回拉锯了二十三次。
后来平型关跟八路军联手打坂垣师团,整整十二天没下火线,这些仗打下来,谁见了都得竖大拇指说句"真汉子"。
奈何世道说变就变,抗战刚胜利,阎锡山和蒋介石就闹起了别扭,他因为反对收缴中央军散兵的武器,被阎老西怀疑吃里扒外,军权说撸就给撸了。
这口气憋在胸口实在难受,他一跺脚投奔了老学长傅作义,傅作义也够意思,转头就让他当了天津守备司令,把华北最重要的门户交到他手里。
1949年开春,局势已经火烧眉毛,傅作义在北平城里跟共产党代表谈和,转头却给天津的陈长捷下死命令:"天津城必须死守,守得越久咱们谈判的本钱越厚。"
陈长捷哪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拍着胸脯跟老学长保证:"有我在,天津城万无一失!"
而他守天津是真下了血本,城防工事修得那叫一个严实,什么子母碉堡、电网雷区,城外五里地的房子全给拆了清出射界。
城里头十三个师的兵力,美式装备整整齐齐码在仓库,照他的想法,怎么着也能撑上三个月,到时候傅作义的援军一到,局面就能翻过来。
可人算不如天算,东北野战军的重炮群往城外一架,阵势能把人吓出冷汗。
1月14日总攻开始,炮弹跟下饺子似的往城里砸,他在指挥部里急得直转圈,电话都快打冒烟了,北平那边就是没个准信。
守到第二天晌午,解放军已经突进市中心了,他才从广播里听说傅作义和共产党签了和平协议。
这下可把他气炸了,合着自己带着弟兄们在天津拼死拼活,北平那边早就谈妥了条件。
整整29个小时,他苦心经营的防线就跟纸糊的似的,十三万人马全搭进去不说,自己还被五花大绑送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但最令他生气的还是傅作义后来的身份变化,当初说好的死守天津给谈判加码,结果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摇身一变成了起义功臣,自己倒成了头号战犯。
1957年傅作义来功德林看他,隔着铁栅栏陈长捷红着眼睛吼:"你让我死守天津给你当筹码,转头自己当开国功臣!我这辈子都记着这个仇!"
其实细琢磨这事,傅作义也有自己的难处,北平城里住着那么多老百姓,真要打起来不知得死多少人。
可话说回来,他瞒着陈长捷搞两面手段确实不地道,后来有资料说,傅作义当时已经通过地下党跟共产党接上线,天津守不守得住他心里门儿清,让陈长捷死扛,无非是想在谈判桌上多要点好处。
倒是陈长捷这头犟驴,到死都没转过这个弯,他总觉得天津城破是因为傅作义没派援军,却不知道当时傅作义手里的嫡系部队早就被解放军分割包围,想救也救不出来。
再说天津那地形,三面平原无险可守,碰上林彪带来的东北虎狼之师,就是孙武再世也扛不住。
说到底,还是国民党内部那套互相算计的老毛病,阎锡山和蒋介石掰手腕,陈长捷成了牺牲品,傅作义和共产党谈条件,又拿老兄弟当垫脚石。
他这辈子打仗是把好手,可政治眼光实在差得远他总觉得自己对傅作义有知遇之恩,人家就该掏心掏肺,哪晓得官场上从来都是利益当头。
后来在战犯管理所蹲了十几年,他慢慢也想明白了,有回跟同屋的杜聿明唠嗑,他说:"当年要早知道傅宜生的算盘,我早把天津城门打开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天津战役终究成了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不过傅作义后来日子也不好过,虽然顶着起义将领的名头,可心里那份愧疚始终没散去,直到临终前还念叨着陈长捷的名字。
如今再回头看这段往事,天津城那29小时的炮火,早就在历史书里化成了几行铅字。
但对于亲历者来说,那是改天换日的29小时,是兄弟反目的29小时,更是一个时代轰然崩塌的29小时。
城头变幻的大王旗下,多少恩怨情仇都随着硝烟飘散,只留下档案馆里发黄的作战地图,还在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惊心动魄。
信息来源:中华网|《傅作义还想玩计谋他可能不知道,自己遇到了千年不遇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