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作家陈布文发现相伴50年的丈夫移情别恋自己的干女儿后,以绝食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想到在她去世一年后,丈夫就结婚了。 陈布文1920年出生在江苏武进,家里是典型的书香门第。她爸是个晚清学者,从小就让她泡在书堆里,培养了她对文学的热爱。13岁那年,她写的文章就开始见报,还拿过全国比赛一等奖,天赋让人惊叹,不少人拿她跟鲁迅比,说她的文字犀利又有深度。到17岁,她做出了个大胆决定:为了逃避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她跑到南京,在《休假日报》当记者,靠着一篇篇妙笔生花的专栏攒下不少读者。那时候,她遇到了画家张鼎,两人因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1938年结了婚,之后一起去了延安。 到了延安,陈布文和张鼎都投身文化圈。她在鲁迅研究会当秘书,张鼎在鲁迅艺术学院教书,夫妻俩配合默契,生了六个孩子。那个年代,女人常被要求把家庭放第一,陈布文也不例外。尽管她有才华有梦想,还是选择退到幕后,撑起家庭,支持张鼎的事业。她管家带娃,家里还常聚着一群文人墨客,聊文学聊艺术,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六个孩子后来都继承了父母的艺术细胞,她默默付出的心血没白费。可她的写作却渐渐被丈夫的光环盖过,成了家里那个“无名英雄”。 1985年,陈布文的平静生活彻底崩塌。她无意中翻到张鼎的信件,发现他和干女儿惠娃有染。这干女儿不是外人,是他们当家人一样疼爱的人,双重背叛像刀子一样刺进她心里。她找到张鼎对质,他倒坦白了,说跟惠娃在一起找到了“激情”。这话对陈布文来说太残忍,她半辈子为他牺牲,到头来却被这样抛弃。她咽不下这口气,可又无力改变,绝望中,她决定绝食。她搬到香山一个小农舍,拒绝吃喝,家人劝不动,朋友也拉不回。身体一天天垮下去,可她的意志没软,最终在12月8日走了。 陈布文去世后不到一年,张鼎就和惠娃结了婚,这事儿炸开了锅。认识他们的人都觉得张鼎太绝情,公众也看不下去,觉得他完全不顾陈布文的情分。这场风波让张鼎的名声受损,他艺术上的成就都被这争议盖了层阴影。惠娃是个有故事的女人,诗人出身,过去坎坷,她和张鼎的婚姻一直持续到他2010年去世,但开头就注定不被祝福。陈布文呢?她的文字后来被整理出版,小说、散文、诗歌,篇篇见真情。她的故事还启发了小说《女神》,至今仍有人提起她,感慨她的坚韧和悲凉。 陈布文这一生,太多的爱和痛交织。她用绝食捍卫了自己的底线,却也让人唏嘘:值得吗?她的故事接地气又揪心,让人忍不住想,换成自己会咋办。背叛、牺牲、尊严,这些词在她身上特别重。她的文字和选择留了下来,值得我们琢磨。
1985年,作家陈布文发现相伴50年的丈夫移情别恋自己的干女儿后,以绝食的方式结
瑶光映心曲
2025-05-07 19:19:3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