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潘天炎与敌人战斗时,突然感到肚子疼,就跑到不远处的小山坡后大便。谁知,当他提着裤子回到阵地后,战友们都不见了,他转身也想跑。不料,敌人已经冲到他面前了,他赶紧趴在战壕里,思索着该怎么办?
他虽然有些慌乱,但临危不乱,孤身一人与敌军展开了战斗。
这名战士名唤潘天炎,他是一个湖北人。朝鲜战争爆发后,他认为自己是一名军人,祖国有难处,就应该勇敢奉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他找到领导,想报名参加志愿军,为祖国排忧解难,没想到,他被部队领导拒绝了,原因是:年龄不达标。
当时潘天炎17岁,领导认为他太小,适应不了战争环境,不答应他参战。
可是他不服气,觉得领导对他有偏见,于是带着怨气来到领导办公室:“营长,我想上战场,我知道战争很残酷,您怕我经受不住考验,可是我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
营长也被眼前这个小战士的一番话折服了,笑着站起身,走到潘天炎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之后,营领导故作威严,对他说道:“小家伙,我差点就被你折服了,可是你还太小,战场环境可没有你想得那般简单,回去吧,想上战场将来有的是机会!”
潘天炎一下子就从凳子上站起来,尊敬的对领导敬了一个礼,然后说道:“营长,您不同意,我就站在您这里不走了。”
后来,营长也被这个小战士打动了,同意他参加志愿军。
1950年10月8日,潘天炎如愿参加志愿军部队,被编入38军,当一名普通战士。
后来,走上战场后,他在战斗中英勇果敢,面对强敌始终抱着必胜的心态。
1951年1月,潘天炎所在连队接到上级命令,在鼎盖山一处阵地阻击敌人。
敌人在鼎盖山附近集结了一个团的兵力,外加数十辆坦克车,向志愿军阻击部队发动了猛烈攻击。
志愿军的防御工事都被摧毁了,战士们伤亡很大,即使这样,英勇的战士,依然在坚守阵地。
潘天炎所在的6连,负责防守某处高地,战斗开始后,志愿军战士伤亡很大,但是无一人后退。
从早上打到中午,334团2营6连打退敌人3次进攻,战士们伤亡很大,也很疲惫,上级命令6连撤离阵地,在后方休整,进行下一步作战计划。
班长带着战士们撤离阵地后,清点人数时发现潘天炎没有撤回来,他急忙寻找身边的战士:“潘天炎呢,你们谁看见了?”
战士们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他去哪里了!
这时,几声“巨响”把众人的思绪拉了回来,声响是从刚才撤下的阵地上传来的,班长急忙拿着望远镜观察前方阵地。
原来,在刚才的战斗中,潘天炎觉得肚子疼,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山坡,他就在小山坡的后面大便。
当他提着裤子走回阵地后,看到阵地上空无一人,他顿时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可能是因为部队伤亡很大,都撤下去休整了。
可是,这时敌人已经哇哇大叫着冲到他面前了,潘天炎想跑也来不及了,只能拼死一搏。
潘天炎趁着敌人没有发现他,急忙在地上捡起几枚“手榴弹”,用一根绳子把它们拴在一起,埋在战壕前,自己躲在暗处,手中拉着引环,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敌人见阵地上没有人,就兴奋地冲上来了,没高兴多久,潘天炎用力一扯,就听见“轰”的一声,几个敌人倒在了地上。
见状,潘天炎并没有得意,而是思索着下一步计划。
几个敌人手中端着枪,慢慢地朝着潘天炎的方向走来,眼看就要暴露,关键时刻,潘天炎灵光一现,大声喊道:“兄弟们,敌人上来了,准备战斗!”
敌人听到这句话后,迅速爬在地上,潘天炎一下就跳出来,对敌人发动了攻击,又打死了几个敌人。
就这样,潘天炎在地上捡了几把枪,用枪打、用石头砸,总之拿起什么,就对准敌人砸。
虽然敌人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
潘天炎一人击败30多个敌人,直到战友们攻上阵地,打退了敌人,他也累倒了。
当时,18岁的潘天炎被战友们救了,他在战场不畏艰辛,不怕强敌,他因为这一战成名!后来,他的英勇事迹被人们大力推广。
1973年,40多岁的潘天炎因病离世。
潘天炎是众多英雄中的一个,我们应该记住他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