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夏,美国人在诺曼底登陆,打得热血沸腾,全世界都记得“拯救大兵瑞恩”的枪林弹雨,却很少人提起,那年冬天苏联红军已经推进到波兰华沙,中国军队在缅甸和滇西浴血奋战,顶着日本主力。
可好莱坞镜头从来不给这些角色一个镜头,他们被剪掉了,被删掉了,被改写了。
战争的镜头,在美国那边只拍美国人,战争的书,在他们的课本里也只有“美式胜利”。
几十年来,美国用电影、课本、舆论,把世界对二战的记忆改写得天衣无缝。
他们说,欧洲是美国救的,亚洲是原子弹炸出来的,而实际上,那些为战争付出沉重代价的国家,比如中国、苏联,正逐渐被“失忆”。
有一年,美国电影《珍珠港》上映,故事从日军偷袭美国起,讲到杜立特空袭东京,一口气拍出美国的“血性反击”,可电影里只字不提中国飞行员协助营救美国空军的事。
1942年,杜立特的轰炸机飞到中国,很多飞行员在浙江义乌、江西上饶被老百姓藏起来。
日军大肆屠村报复,中国平民死了两万多人,可在美国人拍的电影里,这段牺牲被彻底抹去。
历史被剪辑成“西方中心”的模样,美国人喜欢说二战是从1939年波兰战役开始的,叫“二战六年论”。
中国人在抗战十四年里死了几百万,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到1945年结束,却在他们嘴里成了配角。
在他们的教科书里,中国好像只是打了个零工,真正的胜利全靠西方。
在好莱坞,英雄永远是美国大兵,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拼到一枪一弹,硬是顶住纳粹最强攻势,却在西方电影里连个镜头都难有。
美国还把苏联1945年对日宣战的历史,说成是“趁火打劫”,刻意回避苏军进攻关东军、迫使日本投降的事实。
不仅电影动手脚,连舆论也在下绊子,美国资助“国家民主基金会”这类组织,专门扶持“公共知识分子”,写文章、做节目,说“狼牙山五壮士是跳崖没摔死”。
还说黄继光堵枪眼是“假的”,目的是“洗脑宣传”,这种论调一开始藏在网络角落,现在被拿上讲台说,年年被重复,有些年轻人看多了,还真以为中国抗战是“吹出来”的。
文化也是武器,美国拍了个《花木兰》,说是向中国文化致敬,可电影里木兰从一个忠义孝女,变成了“超能力少女”,靠天赋打赢战争,讲的是西方的个人主义。
漫威电影里的中国角色,不是怪力乱神,就是站在反派一边,每一帧都在说:东方文化“另类”,西方才是“主流”。
这些操作背后,是一张更大的战略图,美国为了拉拢日本,在历史上对日本一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参拜靖国神社,美国不说话;修改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删掉,美国不吱声;甚至帮日本洗白硫磺岛,把当年的进攻美化成“英雄主义”,好像战争是平等的“较量”,而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正义斗争。
在东欧,美国又搞出另一套说法,把苏联和纳粹拉到一个水平,说“极权没有区别”,波兰一些政客借机否定《雅尔塔协定》,说那是“新殖民”。
这一口气,把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都打成“非法”,美国默认甚至支持这种说法,就是为了削弱俄罗斯影响,自己腾出手来搞“印太战略”,在亚太另起炉灶。
从苏联解体开始,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就开始发酵,苏联当年撤了列宁像,把斯大林贴成“魔头”,连烈士墓都没人扫。
很多青少年从小在电视和网络上听“苏联全靠镇压”“英雄是假的”,最后人心散了,国家一夜分裂。
现在美国用类似方式来对付中国,目的不是“历史讨论”,而是希望我们在精神上“断根”。
如果历史认同出了问题,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就会迷茫,他们不再知道自己来自哪,为什么奋斗,会觉得别人说的都对。
美国知道这点才这么下重手,他们在台湾也搞一样的事,说“中华文化是殖民”,宣传“天然独”。
在香港说“抗争是自由”,全世界造舆论,目的只有一个让中国自己乱。
历史如果真成了谁说了算,那多边秩序也就玩完了,联合国还算什么裁判?美国不想守规则就说不合法,谁还能服?
更严重的是,日本右翼现在打的算盘,是借“日本受害论”重新扩军,他们买巡航导弹、研究“先发制人”打击能力,说是“反制中国威胁”,美国不但不拦着,还帮着摇旗呐喊。
从“六年战争”说法到“中美冷战”炒作,美国是在编一个剧本,这剧本里“中国威胁论”是高潮。
为了让人信,他们要改写过去、操控现在、影响未来,他们炒“台湾是下一个乌克兰”,把亚太当“第二战场”,打的是意识形态的提前战。
我们不能坐等被写进别人的剧本,捍卫历史,不能只靠讲课本,还要用电影、纪录片、动漫、虚拟现实,让真实的故事重回大众视野。
让人们记住是哪些国家在哪些战场上流了血,中国有那么多年轻人做内容创作,可以拍出属于自己的“拯救大兵瑞恩”。
同时要联合别的国家,比如俄罗斯、印度、非洲一些国家,把真实历史讲出去。
在联合国提出二战记忆保护议案,反对美化法西斯,支持其他国家抵制“文化渗透”,打破那套“谁话语权大谁就是真理”的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