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一天,朱元璋叫养子朱英来喝酒,酒喝到一半,朱元璋突然问道:“朱英啊,你

江樵品史 2025-05-08 15:32:43

洪武年间,一天,朱元璋叫养子朱英来喝酒,酒喝到一半,朱元璋突然问道:“朱英啊,你的父亲到底是谁啊?”朱英不解其意,立刻答道:“陛下就是我的父亲,您对我有养育之恩。”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当初随他开辟大业的很多开国功臣都被他杀害,没能善终;

同时,朱元璋也收过很多养子,分别安插在各地或者大将身边,一则辅助,二则监视,但很多养子后期也没有得到重用。

唯有一人,既是朱元璋的养子,又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且是镇守边境的要臣大员,却一直深得朱元璋喜爱,死后还得到追封、予以厚葬,他就是朱英。

朱英从小是个孤儿,无父无母,一直靠乞讨为生。

8岁那年,遇见朱元璋和马皇后,当时的朱元璋膝下无子,看见穷困潦倒的朱英,心生怜悯,或许是想到自己凄惨的童年,所以收留了他,让他随自己的姓氏,即赐名朱英。

朱英从小聪慧,加上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悉心教导,年纪不大已经显得出类拔萃,无论是文才武略,都胜同龄人一筹。

而且因为感念朱元璋收留自己的恩情,所以对夫妇俩的感情极深、言听计从,所以朱元璋很愿意将他带在身边。年仅十八岁时,就被朱元璋封为帐前都尉。

他也很是争气,因为善于带兵,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封他为镇国将军,可见对朱英的喜爱。

朱元璋前期是广纳人才的,他也是依靠着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才才能够建立大业,但后期的朱元璋,也避免不了多疑和猜忌。

一天,朱元璋叫养子朱英来喝酒,酒喝到一半,朱元璋突然问道:“朱英啊,你的父亲到底是谁啊?”

朱英不解其意,立刻答道:“陛下就是我的父亲,您对我有养育之恩。”

说这话时,朱英的态度诚挚、眼神清澈,毫无任何杂念,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识人无数的他怎能看不出这话是真是假。

从此,他彻底相信了这个自己从小养大的孩子,是真心的感恩自己、追随自己,放下了对朱英的戒心。

朱元璋的长子,也是他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朱标,从小聪慧仁厚,朱元璋一直对他寄予厚望、悉心培养。

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被立为世子。称王之后,也顺理成章的被立为皇太子。

朱标不但善待兄弟,与朱英的感情也很好,朱元璋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宅心仁厚,生怕继位后受感情左右不能杀伐果断,所以思前想后,还是叫来了朱英,让他不再姓朱、仍旧恢复自己的本来姓氏,叫回“沐英”。

关于沐英的名字,一有传说是朱英和朱元璋诚挚表明,自己自幼受他夫妇收养恩情、后又得以深沐皇恩,朱元璋感念他的忠心,就将“沐”字赐予他。

但无论如何,此时的沐英已经是异姓,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在隐隐告诫他,你只是养子,无论多大的功绩,都没有资格做我的继承人。

朱元璋是多疑的,或许是身份使然。但不得不承认,他没有亏待沐英。

建立明朝之后,洪武元年,即论功行赏,当初的开国功臣都或封诸侯、或封王,“五大将、一大臣”就是那时产生的。

洪武二年,朱元璋又于鸡鸣山立功臣庙,亲定功臣位次,以徐达为首,而沐英排名第六,也就是说,他的战功彪炳,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对于所得到一切,沐英是感恩的,从洪武元年一直到洪武十四年间,沐英无论是在大都督府掌事、前往关陕体察、还是出征吐蕃、征伐西番,沐英从来没让人失望,处事果断谨慎,带兵神勇且能独当一面,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回报朱元璋的养育之恩。

而他最为人所称道、也是沐英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云南、治理云南和世世代代的守护。

从洪武十四年起,沐英领命出征云南,从这时起,一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先是征讨盘踞云南的北元势力,然后留镇云南,继而屯田开垦,兴修水利、修建学宫、增加卫所设置……

这一切,不但发展了云南的商业、农业、文教事业,也让整个西南边陲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局面,实现了巩固和安定。

难怪朱元璋曾说“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的病逝给了沐英很大的打击,紧接着洪武二十五年,一向亲厚的太子朱标又重病离世,这对重情重义的沐英来讲,可谓双重打击。

终于,四十八岁的沐英于洪武二十五年英年病逝。但他对朱元璋做出的“世代为其守卫云南边陲”的诺言却切切实实做到了,后世也称赞沐英“手定云南之经营,未十年百务具举。”

0 阅读:112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