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年,朱元璋登基前后,在一个深夜里他与长子沐英把酒言谈。突然他问沐英:“你可知你的父亲是谁?”沐英连忙回答“就是您啊!”朱元璋闻言一笑,说:“我给你改个姓吧!”
沐英是谁呢?为何朱元璋要给他改姓?这都要从他年幼时讲起。 他幼时丧父,而此时正是元朝末年,兵荒马乱的时候,时局动荡不安,母亲就带着他一路逃难,但不幸的是母亲也没能挺过去,在逃难的路上,因为餐风露宿,所以得了病不久离世了,后来他就遇到了朱元璋夫妇。 此时朱元璋还只是个农民,刚刚加入了红卫军,见到了沐英年幼便失去父母,一时升起恻隐之心,便收留了他作为自己的义子,虽然朱元璋后来也收留了许多义子,可沐英是第一个,也正因此,朱元璋对他格外疼爱。 朱元璋给他改名为朱英,让他跟随自己姓,对于朱英来说,这份恩情大过天,如果不是他们夫妻二人,自己断然是不能在这乱世活下去的,因此朱英一直将这份恩情牢记在心。 朱元璋待朱英非常好,为他请老师来教导他,朱元璋打仗离开家后,马皇后也担任起了母亲的职责,在这样的培养下,朱英长大了。 并且在18岁时在军营中有了职位,朱元璋每每交给他任务,他都能够去出色的完成了。 总之在朱元璋的心中,十分看重朱英。 这一天,朱元璋即将登基,天下总算太平了,朱元璋也不再忙碌,于是在深夜里和朱英把酒言欢,酒到浓时,朱元璋突然问他:“你的父亲是谁?” 朱英想都没有想的回答:“就是您啊!”这是实话,在朱英心里朱元璋就是他的再生父亲,亲生父亲给了他生命,可是朱元璋却是让他活下来的人。 朱元璋闻言欣慰的笑了笑,说:“我给你改个名吧,你改姓沐。” 朱英闻言愣了愣,但他明白朱元璋此举的用意是为自己好,于是便听话的改回了自己的姓——沐。 朱元璋为什么要让沐英改回自己的姓氏呢,难道是他夺得江山后便不需要沐英了? 自然不是这样,朱元璋此举是为了让沐英避免尴尬,毕竟沐英是自己的义子,众人皆知,如果此时沐英依然姓朱,那么等到他称帝以后,便会存在着长幼无序的一幕,更会在之后留下祸水。 所以沐英改回了自己的姓,朱元璋顺利登机后也立了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将沐英封为镇国将军,沐英在他建国以后,依然协助他办成了许多大事,深得他的欢心。 他还上战场打仗,一步步高升,在全军中都有名望。后来朱元璋更是将他留在云南镇守边陲,此举也是因为他相信沐英对自己的忠心,更何况沐英的军事才能人尽皆知,留他在那里守云南,自己才能真的放心。沐英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 他虽不是朱元璋的亲子,可是对朱元璋的感情却胜过亲子,也将马皇后视为自己的亲生母亲,马皇后患病殒命时,沐英痛哭不止,口吐鲜血,几近昏厥。 再后来太子朱标也因病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沐英也身患重病,没过多久便离开了人世。 朱元璋在沐英死后,为他做了一个雕塑,供奉在太庙之中,并让沐英的子孙后代都镇守在云南边陲,接替着他的事业。 沐家全族,都谨记着沐英的教导,一直守护明朝到终结。 其实要说朱元璋一代皇帝,是否真的相信沐英对自己毫无二心呢?据史书记载,朱元璋也是有所疑虑的,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且人都善变,镇守边关多年的沐英常年不在自己身边,他如何能够保证沐英不变心呢。 朱元璋的手段无非笼络人心和留下人质。沐英镇守云南时,有一回朱元璋昭他回京,回到京城后,以美酒佳肴款待他,席间还不忘记说:“正是因为有你,我才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啊。”沐英听到这些话,心里更加感动。 不仅如此,在沐英死后,沐晟接替了他爹的职位,而沐晟的儿子沐斌从小便被接到了京城住,期间的深意不难推测。 一代帝王怎么可能完全相信人心呢,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沐家对明朝的忠心也是日月可鉴了,沐家随亡,可是沐家的精神会永远在中华民族中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