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于凌晨全面开打后,双方第一批战果已经公布:巴军击落了至少6架印军战机,被击落的包括2架印军“阵风”战机、1架“米格”战机与1架苏-30战机。而这两架阵风战机,一架是由JF-17“枭龙”战斗机发射空空导弹击落,另一架是由巴基斯坦地面防空系统击落。显然,以歼-10C和红旗-9为代表的中系装备在战斗中立功了! 据外媒披露,在某次空战交锋中,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歼 - 10C战机大展身手,其发射的霹雳 - 15空空导弹,以超远距离精准命中印度苏 - 30战机,将其一举击落。与此同时,地面部署的红旗 - 9防空导弹系统同样火力全开、威风凛凛,成功将印度“阵风”战斗机击落。 在巴基斯坦军方宣称成功击落多架印度空军战机之后,近日,网络上曝光的一组照片瞬间激起千层浪,引发各界广泛热议。这组照片拍摄于克什米尔地区阿万蒂普拉(Avantipura)西南方向的坠机现场,画面中疑似出现了法国“阵风”(Rafale)战斗机的残骸,这无疑为印度“阵风”战机被击落的说法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新证据。 倘若后续经过严谨细致的进一步调查,能够证实此次击落“阵风”战机的赫赫战功是由中国歼 - 10C战斗机或者红旗 - 9防空导弹系统所取得,那么中系装备在此次冲突中的惊艳表现,必将毫无争议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堪称当之无愧的“首功之臣”。 从流传的这些照片中,能够清晰辨认出坠毁战机的部分发动机部件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其中,前部风扇外壳那独特的螺纹结构特征,与法国达索公司专门为“阵风”战斗机量身打造的M88系列涡扇发动机的特征严丝合缝、高度契合。此外,另一张照片则将疑似“阵风”战斗机机头的加油装置清晰呈现,其细微之处与真实装备完全一致、毫无二致。 尽管印度方面至今仍固执地坚称“没有任何战机损失”,但这些残骸照片已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无可争议地成为此次冲突中战场信息战的关键证据之一。 据外媒援引相关情报消息透露,在首轮军事行动中,印度方面出动了苏 - 30MKI 战机。苏 - 30MKI 战机具备载弹量大、机动性强的特点,属于多用途战机,既可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又能参与空中格斗作战,印度试图凭借其优势率先突破巴基斯坦的空中防线。 就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在阿克努尔上空,巴基斯坦空军的一架枭龙 BLOCK3 战机抓住战机,果断发射霹雳 15 空空导弹,精准命中目标,干净利落地击落了一架印度空军的苏 - 30MKI 战机。 在第二次交锋中,战火蔓延至阵风战机相关空域。巴基斯坦空军的红旗 9 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发挥威力,一枚导弹呼啸而出,直接在空中将一架阵风战机击爆。红旗 9 导弹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了击落任务。在此过程中,阵风战机所配备的电子干扰设备以及机动规避动作均未能发挥作用,未能逃脱被击落的命运。 第三次战斗中,歼 - 10CE 战机首次投入实战便取得开门红,成功击落一架阵风战机。此次击落事件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实际控制区的阿挖蒂波拉西南约 17 海里处,坠毁的印度阵风战机残骸已被发现。 值得关注的是,歼-10CE战斗机、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及JF-17"枭龙"Block III战斗机在首次参与高强度实战环境时,均展现卓越作战效能,实现实战首秀"开门红"。其中,上述装备成功击落印度空军装备的俄制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及法国达索公司研制的"阵风"三代半战斗机,充分验证其体系化作战能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歼-10系列战斗机因单价约7000万美元的性价比优势,在国际军贸市场长期面临销售瓶颈,目前仅巴基斯坦空军采购20架作为F-16战斗机补充。反观"阵风"战斗机,作为近年全球最畅销的三代半机型,其2.2亿至2.8亿美元的单机售价下仍保持强劲市场表现,已获印尼、埃及、塞尔维亚及印度等国总计超百架订单,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实战数据揭示本质差异:在真实战场环境中,歼-10CE凭借其有源相控阵雷达、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等先进装备,展现出超越同代机型的超视距作战能力;而JF-17"枭龙"Block III通过升级KLJ-7A机载雷达、霹雳-10E格斗弹等系统,实现空战体系化突破。这两型中国制造战机在实战检验中的突出表现,与"阵风"战机单纯依靠销售数据支撑的市场地位形成根本性差异,充分印证实战效能才是检验武器装备的终极标准。 若巴方战果属实,将标志其空军首次在实战中实现国产与引进防空系统协同作战并获重大战术突破。面对“阵风”战机,巴空军展现强大空战拦截能力及雷达、预警与指挥体系高整合水平。印度空军未公布具体战损细节,仅称行动“精准且克制”,但随着巴方持续释放战场信息,外界对其“零损失”说法质疑加剧。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部总干事乔杜里中将接受CNN采访时确认,两架印空军飞机被击落,地点分别在印度旁遮普省巴廷达附近和被占克什米尔地区阿赫努尔附近。 当地时间凌晨3时42分(北京时间6时42分),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PTV发布最新战况通报称,巴空军在克什米尔阿万蒂普拉(Avantipura)基地西南32公里处成功击落一架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印度空军"阵风"战斗机。此系巴方连续作战行动中击落的第三架印度战机,且巴方未出现任何战机损失或飞行员伤亡。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若该型号称"四代半"的法国产"阵风"战机确系被巴方部署的红旗-9P远程防空系统或歼-10CE战机击落,则标志着巴基斯坦已构建起对印度先进战机的有效拦截体系。这一战果或将迫使印度军方重新评估其空袭战术的可行性,当前战局显示新德里在单方面挑起的军事对抗中已陷入战略被动。 此前于5月6日深夜,印度国防部曾宣布启动代号"辛多尔"的跨境军事行动,宣称打击目标为"盘踞在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的恐怖主义设施"。但截至目前,印方尚未公布任何行动成效的实证材料。 据相关通报显示,印度对巴基斯坦本土以及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多个地点实施了导弹袭击,目标涵盖穆扎法拉巴德(Muzaffarabad)、科特利(Kotli)和巴赫瓦尔普尔(Bahwalpur)等地,累计打击了9处目标。 不过,巴基斯坦方面迅速作出回应,坚决否认上述被袭击地点存在印度所宣称的“恐怖设施”。巴方指出,袭击区域不仅有清真寺等宗教场所,还包含大量住宅区等民用设施,此次袭击已造成人员伤亡情况。事发后,巴基斯坦军方立即发起报复性行动,通过发射导弹与实施炮火打击予以回击,并宣布关闭全国空域48小时,以保障国内安全与稳定。 随着双方军事行动的持续,印巴实际控制线(LoC)沿线多个区域地面交火事件不断升级,冲突态势愈发严峻。巴基斯坦防空部队迅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严阵以待;而印度方面则相应提高了空中巡逻的频次,以强化对边境区域的管控。 尽管印度官方始终坚称其军事行动“规模有限、目标精准”,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印方实际举措已突破冲突红线,实质构成战争挑衅行为。 当前,巴基斯坦空军、陆军及情报部门正展开多层级协同部署,为应对可能升级的军事对抗制定全面反制方案。若当前局势持续恶化,由帕哈尔加姆恐怖袭击事件引发的印巴军事摩擦,极有可能升级为自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以来,双方规模最大、烈度最高的全面军事对峙。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空军在近期对抗中已显露颓势,其能否克制冲动、避免主动扩大冲突规模,成为关键变量。后续印度是否采取更大规模报复行动,甚至动用先进武器系统实施越境打击,将成为评估地区局势走向的核心观察指标。 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美经贸摩擦余波未平、俄乌冲突持续胶着、中东乱局外溢效应显现之际,南亚次大陆这一传统地缘热点再度升温,无疑将加剧全球安全体系的脆弱性,其连锁反应可能波及更广泛区域。
印度空军天塌了,阵风战机被歼10CE死死压制,高层震怒,就地免职了指挥官,又要求
【44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