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个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到农妇家时,农妇却说:“军爷,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在我家。”
说这话的农妇叫黄菊喜。
她把毛主席“出卖”了之后,毛主席不但没有恼恨她,还成了她的“干儿子”,而且在建国10周年的时候,她还陪着毛主席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黄菊喜,1882年出生在湖北通城县一个贫困家庭。
由于父亲去世的早,母亲又改嫁,黄菊喜从小历经磨难,没有人疼爱的她10岁就到了吴家当童养媳。
说是童养媳,其实就是免费的保姆。不过,吴家人还算善良,他们并没有打骂使唤黄菊喜。
到了适婚的年龄,黄菊喜就和男方吴立成结婚了。
婚后,黄菊喜生育了三男两女:朝义、朝炳、朝福以及凤桂、满桂。
一家人度过了一段平静幸福的时光。
然而,几年后,黄菊喜的丈夫不幸患了重病身亡。
失去了顶梁柱,一家人的生活就更难过了。 但是黄菊喜从不抱怨,她做苦力,讨饭把几个孩子拉扯成人。
别看黄菊喜只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妇,但是她的思想觉悟却很高,她曾经参加了农协会,为革命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菊喜的行为,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27年,黄菊喜家里来了两位共产党员,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她依然对他们充满敬意,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其实两位共产党员是罗荣桓和毛泽东。
当罗荣桓见到黄菊喜的儿子吴朝义时,觉得他和毛主席有几分相似,毛主席自己也说像,于是黄菊喜就顺势认了毛主席为干儿子。
毛主席一口答应:“行,那以后您就是我的黄菊妈!”
当时毛主席和罗荣桓来到这里是为在当地组建一支工农自卫军,因此他们在黄菊喜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黄菊喜尽心尽力地招待他们。
离开的时候,毛主席对黄菊喜说之后会再来看她。
1930年,毛主席红军队伍来到通城一带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黄菊喜知道后,她立即动员儿子吴朝义参加红军。
毛主席深知黄菊喜家庭困难,不忍心她的黄菊妈失去家里的顶梁柱,他劝她不要让大儿子参军,可是黄菊喜却坚定地说“只要能把敌人赶跑,我们不怕牺牲。”
吴朝义带着母亲的嘱托奔赴战场,然而一年后,他却牺牲在了战场。
黄菊喜听到消息后,万分悲痛,可是不久,她又把其他儿女送上了战场,并鼓励他们要学习大哥为革命牺牲的精神:“你们要像哥哥那样,勇敢杀敌,为了穷人翻身,死也值得。”
送走了子女,黄菊喜在家也没闲着,经常护送红军干部战士,协助苏维埃政府做群众思想工作,侦探敌情,传递情报,家里也成了红军的交通站。
然而,一年后,任苏维埃妇女干部的女儿吴凤桂被敌人抓住,期间任凭敌人怎么折磨,凤桂都守口如瓶,不暴露一点有价值的信息。
敌人觉得她没有利用价值,就把她残忍杀害了。
黄菊喜得知大女儿也为革命牺牲后,留下痛苦的泪水,但是她依然为女儿感到骄傲。
与此同时,在敌人得知黄菊喜子女参加红军之后,她也遭到了无情的迫害,但是她始终坚贞不屈,不向敌人透露红军的一丁点信息。
毛主席得知黄菊喜的遭遇后,他第一时间来到黄袍山,看望她,徐毛主席一同来了还有黄菊喜已经参军的二儿子吴朝炳。
然而,一天清晨,国民党匪军突然毫无预兆地包围了黄袍山。他们全副武装,来势汹汹。
凭着多年的革命斗争经验,黄菊藕临危不惧,她知道敌人一定要在村子里找到红军,不然不会善罢甘休的,这样的话,毛主席就会有危险。
这时毛主席想冲出去,黄菊喜却一把拉住了他,并告诉他:“你和朝炳身高和身材都差不多,长得也很相似,让朝炳替你出去!”
毛主席连忙摆手拒绝,这时,黄菊喜不等毛主席继续说话,就一把把他推进里面的小屋,并反锁了门。
然后,黄菊喜打开自家大门,对着敌人说:“我家有共产党”。
与此同时,吴朝炳同时站了出来,大喝一声:“我就是共产党,不要难为乡亲们”。
作为红军战士,吴朝炳自然明白母亲的意思,他们要牺牲自己,保护毛主席的安全。
这时,在小屋内的毛主席已经泪流满面。
落入敌人手中的吴朝炳自然没有好下场,他们为了示众,还把吴朝炳的头颅割下悬挂起来。
黄菊喜知道后,哭晕了过去。
但是醒来后,她不忘叮嘱毛主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令人惋惜的是,黄菊喜的其他儿女,也都在后来的革命中牺牲。
黄菊喜被迫躲进了深山老林,住山洞,吃野菜,直到通城解放,她才回到了家乡。
在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为黄菊喜安排了住处,但是却被黄菊喜拒绝了。
晚年的黄菊喜,仍然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坚持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1971年,这位英雄母亲与世长辞,享年89岁。
身卑未敢忘忧国,黄菊喜虽出身低微,只是一介农都,但却有一颗伟大的爱国心。
黄菊喜始终坚定地支持着革命事业,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她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他们一家人的革命信念与执着,那份对革命的忠诚与坚定,值得所有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