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解放军给郏县的国军中将武庭麟送去劝降信,武庭麟下令将送信人杀掉。手下劝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这个武庭麟其实在建国后,应该活下来的,但却因一个过于突出的问题,在1952年被执行枪决。
而他被执行枪决的原因,就是杀人太多,而且是不分好坏,全部杀死那种,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手上欠下的血债太多。
武庭麟其实打日本人还挺有手段,抗战早期,日本人和国军在忻口打仗,国民党投入大量兵力,其中就有武庭麟率领的部队。
当时,武庭麟带着自己的部下,在忻口前线和日本人血战一场。
要知道,忻口会战的过程,是极其残酷的,其中战死许多国民党将领,但是能从忻口战役中,全须全尾的活过来,也确实说明武庭麟有点真本事。
可惜的是,除此之外,武庭麟就啥优点也没有了。
比如如何对待八路军,武庭麟就坚决执行蒋介石的政策,甚至比老蒋还狠。
蒋介石在国共合作抗日期间,碍于面子一般不会公然杀害八路军战士,就算是皖南事变,蒋介石最终也没跟八路军撕破脸。
可是,作为一个小小国民党中将的武庭麟,对待八路军那是残忍异常。
他参加过围剿红军的战斗,在他的脑海里,共产党的军队,无论是叫红军,还是叫八路军,都该统统杀死。
所以在武庭麟驻防的地方,一般都不会有八路军行动,大家都是抗日的,没必要平白无故的被武庭麟抓到,然后遭受残酷的刑罚折磨而死。
武庭麟找不到八路军,一段时间后,也没有日本人来跟他打仗,于是就手痒痒了,干脆在自己辖区内打土匪。
看过《亮剑》的都应该知道,孔捷对待土匪,那可是有改编政策,和土匪头子商量好后,就让土匪改编成八路军,然后一起抗日。
但在武庭麟这里,他连孔捷的改编政策都没有,他对待土匪都是一个字:“杀”。
武庭麟还有理由,他说:“土匪干的都是什么事?杀人放火,劫富济贫,那么,什么是富,什么是贫,还不是我们国民党代表的人是富,八路军代表的农民工人是穷人嘛,所以土匪就是八路军,要统统杀掉!”
可武庭麟忘了,这是乱世,乱世的土匪,大部分都是因为各自的原因,被迫聚在一起打家劫舍。
其中有好土匪,也有坏土匪,但武庭麟统统不做调查,直接让军队拿出最好的武器,连日本人都不打了,专打这些土匪。
从这一点来看,武庭麟就有点极端了,但这还没完,武庭麟打了一段时间土匪后,附近的土匪也基本“灭绝”了,再加上日本人走了下坡路,打起来没意思,于是,武庭麟便大手一挥,开始杀人。
不过,这里的人,指的是平民老百姓,只要武庭麟心情不好,他声称他是有权力随意杀人的。
可以说,这也是乱世才会诞生的奇葩,当地群众恨透了武庭麟,都希望他早日被打倒,到时候大家再好好的出一口恶气。
解放战争时,武庭麟有了仗打,但依然没有改掉毫无逻辑,乱杀人的臭毛病,当时在郏县武庭麟被围,解放军派人给武庭麟送去劝降信。
本来,只要武庭麟投降,沦为俘虏,也能在后来保住他的命。
但不幸的是,他又一次大开杀戒,把来送信的人给杀掉了,即使手下一再劝他“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所以,没过多长时间,武庭麟就被我军俘虏了,当时他还很嚣张,觉得只要有机会,他还能杀一些“八路”。
但在我方对武庭麟的过往,做了大量调查后,发现这个人实在该死。
为了呼应人民群众的呼声,1952年12月,武庭麟就在洛阳被就地正法,当时,受到武庭麟迫害的人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都觉得大快人心。
信息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洛阳保卫战》 百度百科|《郏县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