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有网友称,自己的朋友在某银行购买金条,在银行提货后打算换成首饰,结果将金条剪开后,发现里面有黑黑的物质,疑是杂质!一开始银行还想说是金店的问题,但是好在朋友留了一手,没有提前开封,问金店要了录像。(来源:大风新闻等)
据悉,5月8日,有网友在一聊天群爆料称,自己的朋友在某银行购买金条,在银行提货后打算换成首饰,结果发现里面有杂质。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该网友还晒出了一张照片,照片显示两根金条,其中一根铸有“XX银行”等字样,金条从中间被剪开,内部有一团黑黑的物质,疑似杂质。
此外,该网友还表示,事发后,涉事银行网点态度强硬,一开始想说是金店的问题,好在自己朋友没有提起开封,金条编号、Logo都在,编号和银行单子对的上,自己朋友也及时向金店要了录像。
该网友还称,5月6日,金融监管部门已经联系到其朋友。
对此,有群友质疑道,“密度最接近黄金的金属是钨,说市场曾出现钨芯包金的假冒金条,普通称重难以识别。”
该事一时间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表示难以置信,希望涉事银行给予回应。
因有关聊天记录提及了上海工行南翔支行,记者向该行了解情况,该行回应,正在进一步核实,暂不作任何回应。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保障公众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重任。出售掺假金条这样的事情,确实是令人难以置信!
从法律上讲,银行出售掺假金条,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1、《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银行向顾客出售金条,与顾客建立了买卖合同关系。银行如果向顾客交付掺假金条,就构成了违约,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不限于退货退款等。
银行向顾客出售金条,与顾客之间还是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约束。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如果有证据表明银行知假售假,顾客要求退货退款的同时,依法还可以要求银行给予3倍的赔偿。
2、如果银行知假售假不只是赔钱能够了事,《商业银行法》第73条规定,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存款人或者其他客户造成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支付迟延履行的利息以及其他民事责任:……(四)违反本法规定对存款人或者其他客户造成损害的其他行为。
有前款规定情形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处5-50万元罚款。
银行知假售假侵害顾客的利益,还会面临处罚。
3、此外,《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银行知假售假,相关责任人还有可能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者诈骗罪,面临刑事追责!
4、最后,事情的真相如何还需要以官方的通报为准。但是该事影响着银行的信誉,也间接关系到广大储户的利益!希望官方早日还大家一个真相!
这事您怎么看?
本座法号一纵欲禅师
假一陪十!再赔你十根假金条此事了结[哭笑不得]
蒙了你傻的卫校
系外部人员,银行只提供展位!建议报警!然后就一直在取证中卡BUG
雅芳
退一赔三
战争2013
这不是赔偿的问题,这是银行诈骗的问题,是犯罪的问题。
用户11xxx41
剪刀既然可以把钨剪断,我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