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胆囊结石,是身体内部失调了 胆囊结石,看似只是胆囊腔内出现的一种固体结晶物质,实则其根源是身体内部代谢、饮食及脏腑功能等多方面失调所引发的结果。 很多人单纯地觉得胆囊结石仅仅是由于长期高脂饮食、不吃早餐、肥胖或家族遗传等外在因素造成的。然而,这些不过是促使胆囊结石形成并引发症状的“催化剂”罢了,其真正的内在原因在于身体内部胆汁成分代谢紊乱、胆囊收缩功能异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综合因素所导致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胆囊结石的发生与肝、胆、脾等脏腑有着紧密的联系。 肝主疏泄,负责调畅全身气机,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就会受到影响,胆汁在胆囊内淤积,其成分容易发生改变,进而形成结石。胆为“中清之腑”,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若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不能及时排空,长期滞留于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等成分就会逐渐析出、结晶,最终形成结石。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湿阻滞胆道,也会影响胆汁的正常运行,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风险。 下面分享一个中医调理的方法: 金钱草 30、海金沙 15 、鸡内金 12 、郁金 12 、柴胡 10 、枳壳 10、大黄 6 (后下)、白芍 15 克、甘草 6 。(此为基础方,因个体差异,不具有直接参考价值) 第一梯队,“金钱草 + 海金沙 + 鸡内金”。 金钱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是治疗结石的常用药物,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有助于溶解和排出结石;海金沙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对胆道结石有较好的排石作用,可增强金钱草的排石功效;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同时还有化石之效,能将胆囊内的结石逐渐软化、消散。三者配伍,着重从排石化石的角度,直接针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减轻结石对胆囊的刺激。 第二梯队,“柴胡 + 枳壳”。 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能够调和肝气,使肝气条达,促进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缓解因肝气郁结导致的胆汁淤积;枳壳行气宽中、消胀除痞,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胆囊收缩,有利于胆汁的排出和结石的移动。二者合用,改善肝胆气机不畅的状况,为结石的排出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梯队,“大黄 + 白芍 + 甘草”。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后下可增强其泻下之力,促进肠道蠕动,使胆汁和结石能更顺畅地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排出体外;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可缓解胆囊结石引起的疼痛,同时防止大黄泻下太过伤及正气;甘草调和诸药,还能缓急止痛,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三者协同作用,从通腑泻热、缓急止痛的角度,减轻胆囊结石带来的不适症状,促进身体的恢复。 不过,中医调理胆囊结石需要根据个人体质、病情轻重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患者还应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进行运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结石的排出,预防胆囊结石的复发。 胆结石中医胆囊结石是切除还是保胆?健康科普
中医:胆囊结石,是身体内部失调了 胆囊结石,看似只是胆囊腔内出现的一种固体结晶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5-09 15:06:30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