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李鸿章说:新疆那不毛之地,不要就不要了!左宗棠大怒:166万平方公里,你可真大方!慈禧手一摊表示没钱支持,左宗棠一拍大腿:我就是自己借钱,也要收回新疆! 自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以惨败收场后,西方人们这才发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马可波罗书中的那个繁荣昌盛的神秘东方国家。 弱小、贫瘠、任人宰割,成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全新认知,再加上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两次鸦片战争已经让英法等西方列强在中国身上捞到了太多好处。 尽管如此,它们仍不忘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清政府当时也开始想办法抵御外敌,但那时的情况中国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地步,东南的沿海地区有英法等西方列强,西北地区边境地区则频繁遭受着来自沙俄势力的侵袭。 导致新疆的南疆地区被沙俄和英国所扶持的阿古柏侵占,并且还在逐步向新疆首府伊犁逼近企图将整个新疆全部侵占。 所以一时间在朝堂之上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和以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成了两股互相对立的形势。 李鸿章认为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所面临的一切威胁都是来源于海上,千百年来中国面对的敌人都是源自内陆,从而忽视了海上力量的发展,所以这次必须要在海防上下功夫,并且海军靠近东南沿海附属之地,更容易得到财政的支持。 对于新疆被侵占的,李鸿章的态度则表现的无所谓,他觉得新疆本来就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 李鸿章认为在战略地位上新疆和海防相比完全不足挂齿,就算舍弃对中国也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但左宗棠则表示将塞防和海防一样重视,先不说天山南北的各种粮产丰富,煤铁金银等矿产资源更是数不胜数。 最重要的就是新疆属于中国西北的屏障,如果新疆失守那么敌人就会进一步蚕食甘肃、陕西等省份,这样恶性发展下去最终北京也将受到威胁。 最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慈禧也认为左宗棠的话言之有理,虽然赞成了他收复新疆的请求,但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国库空虚没有钱支撑左宗棠西征的高额军费。 当时清政府还给英法等列强赔着款,另一边还在发展海防的工业,根本拿不出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钱。 左宗棠算了算此次西征有六、七万人,这么多的人口新疆又那么远,光是粮草的运输费用就要200万两银子,再加上官兵们的军饷、粮食、武器弹药更是无底洞。 巨大的压力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左宗棠的身上。 无奈之下左宗棠想到了好友,商人胡雪岩,并请他到外国银行帮自己借款。 胡雪岩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以江苏、浙江、广东的海关收入为担保,一次就为左宗棠借来了200万两白银,随后又凭借自己在生意场上的信誉向汇丰银行以及英国财团借了1600万两,这才将左宗棠西征的所有费用凑齐。 经过了将近一年时间的筹备工作,左宗棠此时已经64岁,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安然无恙的回来,所以便带着自己的棺材一并出征以防中途自己有什么不测。 最终左宗棠率领西征军于1876年4月向新疆开赴。 西征军的武器装备全部采购西方的最新式,阿古柏的军队面对清军根本毫无还手之力,接连收复黄田、乌鲁木齐等失地。 西征军越战越勇,花了两年的时间将新疆基本全部收复,新疆也因此重归祖国的怀抱。 左宗棠在后来也说道:“你们都不清楚,新疆战事之所以能够速定,除了将士们的勇猛外,还要归功于胡雪岩协助买来的洋枪利炮。” 慈禧得知此事后还特赏了胡雪岩黄马褂,让胡雪岩成为清朝唯唯一能穿黄马褂的二品官员。 如果不是左宗棠当年力排众议坚持要收复新疆,那我们将失去这166万平方公里的富饶之地。梁启超就曾用“五百年以来第一伟人”来评价左宗棠,左公千古。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