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试射"海马斯"背后:美国递刀子的阳谋,台湾当炮灰的蠢局 台军下周要在屏东九鹏基地试射从美国买的"海马斯"火箭炮,配套的战术导弹射程300公里,摆明了要搞"以武拒统"的把戏。这套系统去年就开始偷偷运抵台湾,现在突然高调试射,时间点卡在美菲军演期间。 先说这"海马斯",表面上看着威风,能打300公里,号称能封锁巴士海峡。但现代战争早不是拼单件武器的时代了,台军缺的是整套作战体系,没有卫星侦察、没有制空权、没有电子战支援,这些火箭炮就是活靶子。解放军随便一套远程火力就能让它们开火前变废铁,台当局花325亿新台币买的不过是心理安慰剂。 美国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的"战争贩子"套路。先卖防御性武器试探底线,现在升级到进攻性导弹;白天喊着"维持台海和平",晚上偷偷运武器。 更阴险的是把交付时间与美菲军演同步,制造"区域联动"假象。但仔细想想,美国真会为台湾拼命?看看乌克兰就知道,西方军援从来都是生意,盟友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 台当局的算盘打得叮当响,以为买到"豪猪武器"就能吓阻大陆。殊不知现代战争早进化到体系对抗阶段,几件美制武器改变不了两岸军力代差。更讽刺的是,他们吹嘘的"源头打击能力"恰恰坐实了"以武谋独"的罪名。大陆国防部那句"买什么武器都不堪一击"可不是场面话,是实打实的战力警告。 看看九鹏基地的位置就知道多可笑,这个号称台湾最神秘的军事基地,东面就是太平洋,战时第一波打击都扛不住。台军还煞有介事搞"手机锁屏"保密,殊不知卫星早把基地看得底朝天。所谓"滨海决胜"战略,本质是把台军绑上美国"第一岛链"战车,让台湾年轻人给美国当人肉盾牌。 不过,最该警惕的是美国军售模式的质变,从爱国者导弹到F-16V,再到现在的进攻性导弹,每次突破红线都打着"防御需求"幌子。但300公里射程的导弹能防御什么?分明是要把台湾变成不沉的导弹基地。 大陆近期在东南沿海加强军事部署不是没道理的,谁家门口被架导弹都得准备“打狗棍”。 台当局吹嘘的"联合作战机制"更暴露致命短板。陆军海军抢着用导弹,说明根本没形成统一指挥体系。对比解放军火箭军的体系化作战能力,这种各自为政的部署简直就是送人头。别忘了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国航母溜得比谁都快的历史教训。 说到底,这出闹剧里美国赚了军火钱,政客捞了政治资本,唯独台湾民众要承担战争风险。乌克兰前车之鉴证明,西方承诺的"安全保障"从来都是空头支票。
美专家意见出奇统一:一旦中国收复台湾,美国或许只剩一条路可走。对于我国统一台湾这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