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艾青结婚第二年,认识了15岁的学生张月琴。3年后张月琴要离开,艾青扑通跪倒,他吻着她的手:“我不想活了,我跳下去算了!”说完,就做出要跳江的样子。
这一年,艾青29岁,张月琴18岁。
1910年,艾青出生在浙江金华当地是比较富裕的人家,父亲蒋忠樽在新学堂里念过书,在梁启超等爱国人士的影响之下剪了辫子,他还是当时村里唯一订购《申报》的人。
父亲虽然有文化,但是思想却很迂腐,就是他们刚出生的艾青抱给别人抚养,理由竟然是算命先生说,他是父母的“克星”。
直到五岁的时候,艾青才回到自己的家里,回到家家,他看着母亲抱着妹妹亲热的样子,艾青非常难过。
更让他不能忍受的,是不能叫亲生父母“爹娘”,而要叫叔叔婶婶。
18岁那年,艾青在中学毕业后考进了国立杭州西湖艺术学院,后来在校长林风眠的鼓励下艾青去巴黎留学。
艾青留学回来参加了“左翼美术家联盟”的爱国活动,不久被捕入狱。
出狱后,在父母的安排之下,艾青与自己的表妹张竹茹举办了婚礼。
或许是因为二人没有丝毫的感情基础,婚后的二人虽说对彼此都很尊重,但却很少说话,根本没有平常新婚夫妇那般的热情与温馨。
但在不久之后,张月茹就为艾青生下了一个女儿。
1936年,艾青受邀前往常州的一所女子中学当国文老师,就是在这个时期,艾青遇到了当时还是学生的15岁的张月琴。
她聪明机智,成绩优秀,长相美丽动人,性格还大胆活泼,比起平庸的妻子,艾青显然更喜欢这样的新时代女性,艾青在教张月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被她吸引了。
以后每次上课,艾青总是提前来到教室,先看看张月琴是不是在座位上,如果她还没来,艾青就会感到十分失落,魂不守舍。
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了,张月琴参加了抗敌剧团,此后又到一家陆军医院当救护员。
1939年6月,张月琴来到广西桂林工作,而此时的艾青,担任着《广西日报》副刊的编辑。
当艾青得知张月琴的到来时,感到十分兴奋,他们很快取得了联系。
两人在桂林再次相逢之后,艾青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向张月琴表白了,但是张月琴却以想继续学业为理由拒绝艾青。
这时,艾青猛地跪了下来,然后对张月琴说:“求求你别离开我,不然我就去投水!”
说完他就起身,跑到河边做出欲投水自尽。
张月琴将艾青一把拉了起来,并答应了他的要求。
艾青为了和张月琴结婚,就回到了家中将自己的财产都留给了张竹茹,并且提出了离婚,张竹茹当时已经有孕,她试图挽留但无济于事,二人终于离婚。
艾青和张月琴结婚后相继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然而在这十几年的生活里,张月琴变成了一个整日做家务的家庭主妇,她已经不是那个当年温柔可爱的女学生了。
在日常的柴米油盐的相处中,张月琴发现艾青是一个只适合欣赏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对家庭负责的好丈夫和好父亲。
而艾青也工作期间他结识了女作家高瑛,他十分欣赏高瑛的才华,此时张月琴必然是比不上高瑛的。
再加上两人的性格差异越来越明显,甚至延伸到了对孩子的养育观念等,两人也渐行渐远。
后来张月琴知道艾青和高瑛的事情以后,她向上级汇报,上级把高瑛调到了《人民日报》,然而艾青和高瑛两人依然难分难舍。
随后,张月琴将艾青告上法庭,经历了长达5年的官司,韦嫈与艾青终于正式离婚,16年的陪伴,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互相埋怨。
高瑛和艾青在一起之后,也爱上了写诗,志同道合的俩人举案齐眉,生活非常幸福。
但是天不遂人愿,好景不长,很快,艾青就遭受了人生中措不及防而来的困难。
1957年,艾青因为“犯了错误”被下放到黑龙江和新疆进行劳动。高瑛便跟随着他一起前往黑龙江和新疆。
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中,艾青右眼失明了,高瑛不辞劳苦陪伴在他身边,尽量给予他呵护,直到他被释放。
1996年,艾青在临终之时,深情地告诉高瑛,下辈子他愿意给她当牛作马。
高瑛与艾青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备受灾难。艾青之前的两段婚姻也被反复拿出来做文章,但对于高瑛来说,能够陪伴艾青走完这一生她觉得十分满足。而艾青在自己追求真爱的道路上,能遇到高瑛,也终于得到了能够与之携手到老的终身伴侣。
艾青的一生,无时不在追求着爱、表达着爱,这其中有对生养他土地的深深眷恋,也有他与韦嫈、高瑛两个女人无尽的爱与纠葛。
作为一个诗人,他无疑是优秀的,在文学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令人肯定和赞许。但是在感情生活上,他的表现或许并不尽如人意。
有人说爱情本身就是一场谎言,当其最初的激情退去之后,就是平淡如水的生活。
这句话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绝不能说是爱情是人生的唯一标准或是唯一答案。
所以当我们遇到真正爱的那个人时,就一定要学会珍惜,这和结果如何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但求内心无愧,至死不渝,能够做到这些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