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湖北一男子出于义气,借给朋友5万元做生意,谁知朋友亏得血本无归,二人也接近31年没再联系,谁知31年后,男子突然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朋友从美国回了,想要见他一面。 1988年夏日的广州火车站,两箱被扣的"日立"牌彩电成为这段友情的起点。时任广州外贸局财务科长的王明国接到陌生求助电话时,正陪同日本客商考察广交会。 这位素昧平生的湖北商人张道汉因漏办批文,价值12万元的100台彩电被扣在货场。王明国顶着40℃高温奔走三小时,用"外贸紧急调拨"的名义解除了扣押。这次援手让两个北方汉子结下生死之交,也为五年后的命运转折埋下伏笔。 1993年深秋的北京路茶馆,刚经历事业重创的王明国攥着茶杯的手不停发抖。因丢失80万采购汇票被国企除名的他,在第三次创业失败后拨通了张道汉的号码。 彼时已成汉正街电器大亨的张道汉,将准备进货的5万元现金推到他面前:"拿去用,不急。"这张没有签名、没有见证的"信用支票",在通货膨胀率高达24.1%的1993年,相当于普通工人41年的工资总和。 王明国的第四次创业如同遭遇魔咒。他投资的电子元件厂因技术缺陷,价值7万元的集成电路板全数报废。 1995年春节,当讨薪工人围堵厂房时,他揣着仅剩的83元翻墙逃走,自此消失在广州的霓虹灯影中。张道汉的寻人启事在《羊城晚报》连登三月无果,那张泛黄的5万元欠条,最终被压在老家房梁的瓦片下。 2017年纽约法拉盛的中餐馆里,65岁的洗碗工王明国在《世界日报》看到"中国诚信建设年"的报道时,突然扔下抹布冲出后厨。31年来,他辗转做过唐人街搬运工、汽车旅馆夜班员,每月雷打不动存入200美元。当女儿将10万美元养老存单交给他时,老人固执地换算成人民币:"68万,够还13个5万了。" 十堰市公安局的寻人档案记录着这场"诚信马拉松"的最后一程。2019年4月11日,通过户籍系统比对出17个"张道汉"后,民警最终在郧阳区樱桃沟村找到正修剪果树的当事人。 当视频连线的屏幕上出现白发苍苍的王明国,张道汉手中的修枝剪"咣当"落地:"老王?我以为你早没了!" 在民警见证下,王明国颤抖着打开尘封的牛皮纸袋,10万元现金按照1988年的捆扎方式码放整齐。张道汉只抽取五沓推回:"当年彩电批文要没你,我早跳珠江了。"这个细节在央行《支付结算办法》修订座谈会上被反复提及——五沓钞票的厚度刚好等于1993年5万元的体积,暗合着两位老人心中的价值标尺。 这场跨越世纪的债务清算,无意间撞开了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新维度。十堰市中级法院在后续调研报告中指出:"虽超出《民法典》三年诉讼时效,但自愿履行行为应纳入信用修复体系参考。"[浮云] (本文综合《湖北日报》2019年4月12日报道《跨越三十一年的诚信之约》及十堰市公安局《2019年度特殊寻人案件纪》)
1988年,湖北一男子出于义气,借给朋友5万元做生意,谁知朋友亏得血本无归,二人
文史充点站
2025-05-10 10:22:2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