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多就是企业快倒了?车企财报背后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随着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相继出炉,全球汽车行业财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在经济压力和市场竞争双重背景下,车企的资产负债率成为关注焦点。很多人看到“负债率超过60%”便担心企业财务不稳,但事实上,“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在汽车这种重资产、长周期的行业中,前期投入巨大、资金回收慢,高负债是常态,并不能简单等同于高风险。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债务结构”。以全球车企来看,丰田、大众、奔驰等国际巨头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有息负债动辄数千亿元,其中丰田和大众分别高达1.87万亿元和1万亿元,利息支出压力不容小觑。相比之下,国内车企近年来表现出更强的财务韧性。2024年,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头部车企负债率稳中有降,尤其是比亚迪,近半年负债率下降近7个百分点,已降至70.7%,并有望在年内进入“6字头”区间。
更重要的是,有息负债占比差异明显。比亚迪的有息负债为286亿元,仅占总负债的5%,远低于海外车企动辄六成以上的比例。这意味着在利息支出和现金流方面,比亚迪更具灵活性和抗压能力。此外,在衡量企业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应付账款方面,比亚迪同样表现优异,占营业成本比例为31%,付款周期仅127天,体现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良好的资金周转效率。
从全球市场看,中国车企的负债结构更健康、抗风险能力更强。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加速的当下,车企都面临巨额投入与激烈竞争,关键不在于“负债多寡”,而在于“结构是否稳健、增长是否可持续”。谁能在发展中平衡好扩张与偿债,谁就能在新一轮产业洗牌中脱颖而出,赢得先机。王传福说中国汽车用技术接棒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