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年,朱元璋和徐达闲谈时,突然发问:“听闻你的大女儿天姿国色,秀外慧中?”徐达心里咯噔一下:女儿青春貌美,难道皇帝要老牛吃嫩草?心中也有一丝慌张,不料朱元璋话锋一转,“你觉得朕的四皇子朱棣如何?” 殿内红木炭盆烧得噼啪作响,徐达喉结上下滚动,却愣是半句话没敢接。这位跟着朱元璋从濠州打到应天的铁血将军,此刻握着茶盏的手竟微微发颤。他偷眼瞧向御座上的皇帝,只见朱元璋似笑非笑地把玩着玉佩,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却将他的神色收得一清二楚。徐达突然反应过来,这哪是随口闲聊,分明是帝王在试探自己的忠心。 “陛下圣明,四皇子英武非凡,日后必成大器!”徐达扑通一声跪在青砖地上,额头贴得几乎要蹭到冰凉的地面。他想起女儿徐妙云在家中挑灯夜读兵书的模样,又想起朱棣随他北征时,在沙场上纵马杀敌的飒爽英姿。若真是天作之合……没等他细想,朱元璋爽朗的笑声已在殿内回荡:“好!既然如此,朕就做主,让妙云给老四当燕王妃!” 这场突如其来的赐婚,表面上是皇帝拉拢功臣的手段,内里却藏着更深的算计。彼时太子朱标仁厚,其他皇子蠢蠢欲动,朱元璋急需用姻亲关系稳固朝局。徐达手握兵权,是大明江山的定海神针,将他绑上朱棣的战车,既能安抚功臣,又能给老四添一份助力。而徐达又何尝不明白?他的家族能从泥腿子走到国公之位,靠的就是对朱元璋心思的精准拿捏。 婚礼那日,应天城张灯结彩。徐妙云凤冠霞帔端坐花轿,听着街边百姓议论“虎父无犬女,将门虎女配燕王”,指尖不自觉攥紧了绣着并蒂莲的帕子。她嫁入燕王府后,将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时常与朱棣探讨兵法。靖难之役时,她身披战甲登上城墙,鼓舞将士守住北平,硬是将李景隆的大军挡在城外,活脱脱一个女中豪杰。 可这场看似美满的婚姻,背后也藏着帝王家的凉薄。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削藩,朱棣被逼得装疯卖傻。徐妙云抱着幼子躲在王府地窖,听着外面锦衣卫的脚步声,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皇家的恩宠,从来都是把双刃剑”。当朱棣挥师南下,她既要做丈夫的贤内助,又要忧心徐家满门的安危——毕竟朝堂上还有她那被建文帝扣为人质的弟弟。 历史总爱把人推上风口浪尖。徐妙云成了皇后,徐家也因她的缘故恩宠更盛,可谁又记得当年那个被当作政治筹码的少女?朱元璋的一次随口赐婚,改变的不只是两个人的命运,更是搅动了整个大明王朝的风云。有人说这是帝王权衡利弊的智慧,也有人骂这是拿儿女幸福当棋子的冷血。 或许在权力的棋盘上,从来没有单纯的联姻。徐达当年在大殿上的那声叩首,叩出的是臣子对帝王的忠诚,也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未来的忐忑。而徐妙云用一生证明,即便生在棋局中,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朱元璋给哪些人发了免死铁券?
【63评论】【28点赞】
幸运
帝王之家不好当,随时有生命危险……争皇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