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于凤至浑身插满了管子,她的女儿抱着她哽咽:能不能再等等。   于凤至

史说畅谈呀 2025-05-12 11:54:50

1990年,于凤至浑身插满了管子,她的女儿抱着她哽咽:能不能再等等。   于凤至一直在等的人,就是心心念念的丈夫张学良,可惜直到她永远闭上眼睛,终究没能再见张学良一面。   “娶妻当娶于凤至,嫁人莫嫁张学良!”于凤至的一生为了张家,为了张学良,可以说是操碎了心,甚至“忍痛离婚”,就是为了保全张学良的性命。   于凤至为什么会“被迫”离婚?她这辈子都为张学良做了哪些事情?   于凤至在嫁进张家之后,就生下了三子一女,让少帅府能够“后继有人”。   而在西安事变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之时,于凤至又将孩子们悉数送往国外避难,就是为了保留张家的香火。   于凤至自己则在国内四处打点,托关系,就是为了能将张学良救出来。可以说,于凤至走的每一步都深思熟虑,都是为了张学良的将来考虑。   但是于凤至千算万算,唯独没将自己给考虑进去。于凤至不幸患上了乳腺癌,国内的医疗水平落后,去美国治疗才能有继续存活的机会。   就算是拖着生病的身体,于凤至依旧照顾着被关押的张学良,直到身子实在承受不住,于凤至才将张学良交给了赵小荻照顾,自己则独自踏上了去美国的轮船。   将自己深爱的丈夫,亲手托付给另一个女人,很难想象于凤至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做出这个决定。在于凤至的心中,只要是为了张学良好,她可以做出任何的退步。   哪怕是到了美国,于凤至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依旧在想办法解救被关押的张学良。   于凤至用张学良夫人的身份四处宣讲,揭露了蒋介石在大陆的一桩桩恶行,也将他无故扣押张学良,就是为了“泄私愤”的原委宣之于众。   其实蒋介石就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也害怕之后再有将领“效仿”张学良对自己动手,这才将张学良关押了起来。   于凤至利用美国的舆论向蒋介石施压,希望用这种方式逼迫蒋介石“放人”。可于凤至这一招非但没救出张学良,反而断送了自己一辈子的婚姻。   在台湾的蒋介石一直视美国为“靠山”,毕竟蒋介石一直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因此也就将美国视为“大哥”。   蒋介石也十分担忧,万一美方真的介入,他可能真的要将张学良放走。为了继续囚禁张学良,蒋介石便以基督教不许有“两个妻子”为由,逼迫着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婚。   而在美国的于凤至也确实收到了离婚协议书,与离婚协议书一同抵达美国的,还有国民党将领张群。   张群是张学良的好友,两人也曾一同上过战场。张群以朋友的身份劝说于凤至,以及告诉她不离婚可能会给张学良带来生命危险。   为了护住张学良的生命,于凤至只好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正式解除了和张学良的夫妻关系。   那离了婚是不是意味着于凤至和张学良再也没有关系了呢?   其实不然,于凤至依旧关心张学良在台湾的生活,她会给被囚禁的张学良不菲的生活费,尽管知道那是张学良和赵一荻小姐共用的。   在美国的于凤至颇擅长经商之道,还在美国买了两栋别墅。于凤至最终在美国的洛杉矶逝世,并葬在了玫瑰园公墓之中。   于凤至还特地在墓穴旁边留了个空位,希望张学良百年之后能与自己合葬,并将自己在美国所挣的财产悉数留给了张学良。   张学良重获自由后到了美国居住,不过去世后却选择了葬在夏威夷,与赵一荻小姐一同合葬。  

0 阅读:98

猜你喜欢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