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能这么聪明!”5月8日,山东东营,一母亲给孩子掏耳朵时,竟发现孩子耳道深

路边的你呀 2025-05-12 18:09:14

“人怎么能这么聪明!”5月8日,山东东营,一母亲给孩子掏耳朵时,竟发现孩子耳道深处有“异物”,母亲灵机一动,用棉棒蘸取了少量热熔胶,成功将其取出,原来是个小石子,而孩子曾去淘气堡的沙坑玩耍,网友:“这办法得需要一个不乱动的孩子。”

山东东营,一个普通小区的淘气堡沙坑里,阳光暖暖,孩子玩得正欢,可没多久,这份乐呵就被一句稚嫩的嘟囔打破了,妈妈,我耳朵好像有东西堵着,当妈的一听,心就揪起来了,赶紧找来掏耳勺,想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探探,这一探不要紧,借着灯光仔细一瞅,好家伙,孩子耳道深处还真有个黄澄澄、微微反光的小东西,看着质地挺硬,边角也圆滑。

这究竟是个啥玩意儿,又是怎么跑进孩子小耳朵里的,更要命的是,怎么才能安全地把它弄出来,别伤着孩子娇嫩的耳朵呢,这位妈妈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这东西影响了娃的听力。

她赶紧轻声问耳朵疼不疼?有没有不舒服,孩子摇摇头,说没啥感觉,听孩子这么说,当妈的才稍微松了口气,可问题还在那儿,那个“不速之客”还稳稳当当待在耳朵里,直接用掏耳勺硬掏,风险也太大了,万一捅深了或者刮伤了耳壁,那可就麻烦了,就在犯难的时候,一个念头“嗖”地一下窜进了这位妈妈的脑子里——家里的热熔胶棒!

这法子听着是有点悬,但她琢磨着兴许能行,不过,热熔胶的温度是个大问题,为了保险起见,别烫着孩子,她特地找来打火机,快速燎了燎胶棒的头部,让它稍微软化,同时严格控制着温度,估摸着也就六十摄氏度上下,既能保证胶的粘性,又不至于太烫。

说来也巧,整个过程中,孩子表现得特别安静配合,这无疑给了当妈的莫大信心,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把带有微热熔胶的棉棒(原文说的是热熔胶棒本身,但操作上用棉棒蘸取少量熔化的胶似乎更稳妥些,也更符合后续描述的“凝固的热熔胶膜”)探入孩子耳道,轻轻接触到那个异物。

整个过程紧张又迅速,前后也就两三分钟,当她缓缓抽出棉棒时,惊喜地发现,那个黄澄澄的小东西已经被凝固的热熔胶膜完整地包裹着,一块儿被带了出来,凑近一看,果然是一颗小石子,这位妈妈悬着的心,总算是彻底放回了肚子里,她还仔细检查了石子表面,没看到啥明显的划痕,这才相信孩子的耳道应该没受伤。

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也确实提醒我们,小孩耳朵进异物这事儿,常见是常见,但很容易被忽略,了解一下就知道,类似的情况在医院耳鼻喉科一点儿都不少见,有些医院甚至每个月都能接诊十几例这样的小病号。

像沙粒这种小东西,要是在耳朵里待久了,尤其赶上夏天热、出汗多的时候,特别容易引发耳道感染,那麻烦就更大了,而孩子们常去的淘气堡沙坑,里头填充的不是决明子就是塑料颗粒,这些玩意儿表面往往比较粗糙,更容易藏污纳垢,一旦进了耳朵,风险可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东营妈妈事后也回忆,动手之前,她压根儿没想到先用手机手电筒照照,看看异物到底在什么位置,而有些有经验的家长就建议,处理这种事儿,先观察清楚,能帮助更准确地判断,操作起来也更安全,从技术角度看,这位妈妈用的热熔胶棒直径大概在4毫米,这个尺寸恰好跟儿童相对狭窄的耳道尺寸比较般配,这也是她能成功取出来的一个客观因素。

然而,尽管这位东营妈妈靠着自己的“急中生智”和冷静把问题解决了,咱可不能简单地把这法子当成标准答案,推广给所有家长,有专家就提醒了,用热熔胶粘耳朵里的异物,虽然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有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类型的耳道异物,或者所有情况都适合这么干。

尤其是异物的种类、大小、位置,还有孩子配不配合,这些都会影响处理的难度和风险,所以,一旦发现孩子耳朵里进了东西,最稳妥、最保险的办法,还是麻溜儿地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找耳鼻喉科的专业医生帮忙,人家有专业的检查和器械,处理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这才是正经事。

0 阅读:134
路边的你呀

路边的你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