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笑了,战机是没了,但尾款还没付完。当年采购的36架“阵风”总价78.78亿欧元,印度首付了15%,后面一共付了27亿欧元,之后就开始赖账,还有40多亿的尾款没付! 法国人拿着合同追债,印度人却掏出计算器:“您看啊,这飞机在战场上被打下来3架,说明质量有问题对吧?再说您交付时间比合同晚了3个月,按条款得赔偿我们损失,这尾款就当抵消了。” 其实印度这招“赊账不还”的套路,早在合同里就埋下伏笔。当时法国人为了拿下订单,被迫接受了一堆苛刻条件:比如首架战机必须在签约后3年内交付,其余5年内全部到位,否则每延期一天就得支付巨额违约金。结果疫情一来,法国生产线受影响,真就晚了几个月交货。 印度立刻抓住把柄:“您违约在先,尾款不付了!”更绝的是,合同还规定印度空军必须随时保持至少27架战机处于可作战状态,否则法国得把合同金额的一半“投资”给印度。这种“买一送一”的条款,连军火商听了都直摇头。 让法国人更头疼的是,印度的“赖账逻辑”还在不断升级。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用中国歼-10C击落3架阵风后,印度直接把账单甩给法国:“您这飞机性能不达标,得赔偿飞行员抚恤金,再赔3倍购机款!” 法国人欲哭无泪——阵风可是法国空军的主力机型,从未在实战中被击落过,怎么到了印度就成了“脆皮机”?更尴尬的是,印度还提出用卢比或石油抵债,可卢比汇率三天两头跳水,石油又受国际价格波动影响,这不是明摆着让法国当“接盘侠”吗? 其实印度这招“空手套白狼”早有前科。当年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也是拖到付清全款才让俄方发货,结果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吃紧,直接把原本给印度的设备挪用了,印度只能干瞪眼。 如今面对法国,印度故技重施:“您看,我们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还等着买26架阵风M舰载机呢,只要您把之前的尾款免了,新订单马上签。”法国人心里清楚,印度这是拿新订单当诱饵,实际上就是想把旧账一笔勾销。 最魔幻的是,印度一边拖欠尾款,一边还在国际市场上大肆宣扬阵风的“实战表现”。巴铁击落阵风的残骸照片都传遍网络了,印度国防部还在嘴硬:“那是无人机!” 更离谱的是,法国达索公司的股价居然还涨了——因为印度又追加了26架订单,法国人算了笔账:就算旧账全黄了,新订单的利润也够覆盖损失,还能趁机在印度设生产线,以后维修保养的钱更是源源不断。 这场“国际军贸罗生门”背后,折射出印度独特的“买家哲学”:用法律条款当盾牌,拿地缘政治当筹码,把军火商当提款机。而法国明知被套路,却又舍不得放弃印度这个“大金主”。 毕竟36架阵风贡献了达索公司62%的海外利润,新订单一来,股价立刻飙升10%。至于那些没拿到的尾款,法国人只能自我安慰:“就当是给印度市场交的‘入场费’吧。”
印巴空战发生后,有说印度空军太水,有说法国阵风飞机太菜,这绝对是谬论。法国阵风经
【17评论】【8点赞】
黄平
老莫不愧是老江湖,法国应该赔钱
realplayreal
那飞机售后维修保养也不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