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诸葛亮娶了远近闻名的丑女黄月英。待宾客散尽,他来到洞房,又想起岳父那句:“小女头发黄,皮肤黑,奇丑无比……”一咬牙掀开盖头,却是大吃一惊......
华灯初上,行人川流不息,将这座古城衬托得热闹非凡。今晚,正是蜀汉名将军诸葛亮的大婚之夜。新郎官邸灯火通明,只见彩旗飘扬,鼓乐喧天,满街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
“听说娶来的是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是啊,黄月英虽然聪明过人,可就是长得不怎么样,不知道诸将军怎么就看上她了。”“这门亲事可闹翻天了,全城的媒婆都说黄家不识抬举。”宾客们窃窃私语,都在议论这出人意料的姻缘。
其实对于这桩婚事,当事人诸葛亮本人也颇感意外。他与黄月英并无私交,仅仅听说过她的才名。
一年前的某个夜晚,诸葛亮独自步入后山,看到一人在树下弹奏古琴,琴声清亮悦耳,顿时被深深打动。他悄悄走近,才发现弹琴者竟是黄月英。
月色倾泻在她幽静的侧影上,她弹奏的旋律忽轻忽重,仿佛在倾述心事。诸葛亮静静地站在一旁聆听,直到黄月英停下来,两人才有了第一次谈话。
诸葛亮惊讶于她的知性睿智,平易近人的为人。自此,他时常想起这位聪慧的女子,却也仅止于好感,从未想过结为夫妻。
直到有一天,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突然登门造访,开门见山地说:“我女儿黄月英想要嫁给你,她皮肤黒,头发黄,长相丑陋,只有资质配得上你。”诸葛亮大吃一惊,他从未想到黄月英竟抱有这般心思。
诸葛亮沉吟了片刻,终于答应了这门亲事。并非他不重视貌美,而是更看重知音。黄月英的才华与气质深深吸引了他,他始终记得那个夜晚两人投机之谈,她的为人使他窥见一个灵魂的光辉。
如今,新婚之夜终于来临。诸葛亮略感紧张,他不知道掀开红盖头后,会见到一张怎样的面容。岳父的描述与他印象中的黄月英颇为不符,这让他忐忑不安。“只要她的心灵美丽,外貌于我而言就不是最重要的。”他在心中对自己说。
推开房门,诸葛亮缓步走到床前,伸手掀开了红盖头。他不由自主倒吸一口凉气,眼前的新娘分明是天生丽质,实在和“黒皮肤、枯黄头发”截然相反。“月英,真的是你吗?”他有些惊讶地问道。
黄月英羞涩一笑:“亮兄,我父亲故意这样描述,其实是想试探你的为人。我深知你不是重视外表的人,所以也顺水推舟说我长相丑陋。没想到你真的不在意我的相貌,我很感动。”
诸葛亮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场考验。他轻轻拥抱黄月英:“我确实不在意外表,你的心灵美才是我所倾慕的。从今以后,我们就是知音夫妻了。”
新婚之夜,两人彻夜长谈。诸葛亮诉说着自己报效国家的志向,黄月英也表露出自己希望能为百姓造福的理想。
此后,诸葛亮随刘备征战天下,黄月英则在家操持家务,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研究发明。她发明了纸鸢,解决了农民挑水之苦的水车,还总结出了防治疫病的妙法。诸葛亮南征北战时,黄月英的发明为军需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丈夫诸葛亮去世后,黄月英没有沉溺哀伤,而是继续支持儿子诸葛瞻成长。她将夫君的遗志传承下去,直到蜀汉灭亡前去世。
诸葛亮和黄月英携手并进,共同护佑蜀汉国家安定繁荣,他们的佳话传颂千古,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