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耳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装备落后,经费也不宽裕,想搞远洋作战基本没戏,航空母舰这种大家伙,对海军来说就是个遥远的梦。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接手了黑海造船厂的“瓦良格号”航母,这艘船建了一多半,因为没钱继续造,乌克兰决定把它卖掉,对中国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贺鹏飞,当时的海军副司令员,听到这个消息,觉得这是中国海军往前迈一大步的好时机。 贺鹏飞很清楚,航母对海军有多重要,他反复跟上面讲,这艘船能让中国海防上一个大台阶 可买航母不是小事,钱从哪来是个大问题,而且美国还盯着不放,要求乌克兰不能让这船用在军事上,武器系统也得拆掉。 贺鹏飞到处找能出钱的伙伴,最后找到香港商人徐增平,徐增平当过兵,特别有爱国心,听说这个计划,马上决定全力支持,他用澳门一家公司的名义跟乌克兰谈,费了不少劲,终于以1800万美元买下“瓦良格号”。 为了让中国能学到技术,他又花200万美元买了40吨设计图纸,这事可不简单,美国和其他国家一直盯着,想方设法不让中国得手。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来了,徐增平的钱周转不开,买航母的尾款付不下去,眼看计划要泡汤了。 这时候他找到华夏证券的董事长邵淳,邵淳一开始有点怀疑,但跟军方确认后,觉得这事对国家太重要,决定拿出2000万美元帮忙,连抵押都不用,乌克兰因为尾款的事又把船拿去拍卖。 1999年10月,谈了整整六个月,中方终于跟乌克兰签了合同,“瓦良格号”正式归中国, 邵淳的决定让航母计划保住了关键一步。 “瓦良格号”回国的路也不顺,2000年,船要经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美国和土耳其却拿海峡安全说事,卡着不放,土耳其还提出一堆苛刻条件,背后有美国的影子。 这事拖了快两年,中国通过外交努力,加上希腊帮忙担保,2001年底才放行,2002年3月4日,瓦良格号总算到了大连港。 可惜贺鹏飞没看到这一天,他2001年3月28日因为心脏病去世,才56岁,到最后还在关心航母的事,船到中国后,大连造船厂开始大修,修船体换设备,2012年9月25日,修好的航母取名“辽宁舰”,正式加入海军,成了中国第一艘航母。 辽宁舰不只是填了个空白,还给中国造航母攒了不少经验。 有了“瓦良格号”的技术,中国开始自己造船,2017年,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下水,全程自己设计,用了新材料。 2022年,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亮相,装了电磁弹射系统,技术已经跟世界顶尖水平差不多, 到2025年,卫星照片显示中国第四艘航母在建,估计是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装四台电磁弹射器,技术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这艘船说明中国海军已经从靠“瓦良格号”起步,变成了能自己造顶尖航母,“辽宁舰”的图纸和经验,直接帮中国少走了不少弯路,省下不少研发钱。 邵淳为这事付出很多,曾经因为资金问题被调查,直到2018年才恢复名誉,还得了“航母突出贡献”表彰。 2025年3月7日,邵淳去世,享年81岁,贺鹏飞、徐增平、邵淳的努力,撑起了中国航母事业的起点,也让中国海军从近海守家变成了能去远洋的强军。 信息来源:文史参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瓦良格”号
“中美军力差距巨大,美国就是原地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2015年,局座张召忠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