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暂落帷幕,解放军大批军机“亮剑”台海,规模行动彰显坚定决心。
随着中美关税战硝烟稍有散去,台湾海峡的局势却在暗流涌动,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日前,台媒忽然爆出一条消息:就在中美联合声明发布的同一天,台军监测到解放军有大规模军事行动。 在中美发布联合说明的近24小时内,台军统计到解放军动用了31架次军机、7艘军舰,以及1艘公务船在台海附近活动,尤其是30架次战机越过了所谓的“海峡中线”,直逼台岛北部和西南空域。这些动作无不显示出大陆在两岸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为了挽回些许颜面,台防务部门还煞有介事地进一步宣称,他们紧急出动任务机、舰,并启动岸置导弹系统,对解放军的行动实施全方位监控和应对。然而,在这番看似雄壮的表态背后,台当局的心虚显露无遗,因为这一切恰好反映了他们面对大陆力量时内心深处的慌乱和不安。
其实,中美之间的摩擦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贸易利益展开,但台湾问题一直是无法回避的焦点所在。对于大陆来说,台湾的回归不仅是国家主权的根本要求,更是情感上不可替代的政治红线,绝无妥协的余地。 而随着中美逐渐达成关税和解,美国政府似乎正重新审视其对台政策。特朗普近日更是在白宫表示,中美贸易谈判有利于统一,对两国都有好处。 尽管这一评论很快就被澄清,但此话一出,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敲响了岛内那些,一直心存侥幸者的警钟。台当局担心,美国会不会突然间改变对台政策,转而支持两岸统一? 尤其是特朗普自再次上台以来,一直未曾明确承诺“保台”,加之美国防部长也多次公开表示并不愿与中国发生直接对抗,这些都让台当局如坐针毡,担心自己的命运,可能成为美国手中讨价还价的工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陆在军事装备和技术实力上不断取得突破,让台当局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以不久前的印巴边境冲突为例,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机表现惊艳,牢牢吸引住了国际社会的目光。对于台当局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冲击,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被暴露无遗,因为他们知道自身的军事实力远逊于此。 在此背景下,台当局急忙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试图通过从美国购入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展示自己的防御能力。 据悉,台当局耗费325亿新台币,采购了29套火箭系统,其中包括864枚火箭弹,射程可达100公里,号称能够覆盖中国浙闽沿海地区。然而,这次试射却漏洞百出,连续遭遇“意外”,让人对台军的实战能力产生怀疑。
实际上,台当局的这些小动作更像是为了迎合美国,同时展示其在台海问题上所谓的“决心”和“存在感”。 但要知道,美国对台当局的支持,更多是作为遏制中国大陆发展的战略工具,而非真心想“保卫台岛”。一旦局势恶化,美国恐怕只会冷眼旁观,台当局在这一过程中,充其量只是一个“棋子”,甚至可能沦为“炮灰”。 而解放军的军事训练日益精进,以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能力,早已让台军感到无能为力。比如,解放军空警-500战机引导轰-6K进行的高超音速导弹打击演练,其精准度和杀伤力已超出台当局的防御范畴。
而台军所谓对大陆登陆舰队的“震慑”也显得苍白无力。倘若两岸真的到了摊牌时刻,台军的这些防御措施多半是徒劳无功。 总之,两岸的未来注定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局势的变化已愈发不利于台当局的固步自封。大陆坚定推进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定力,都是令台独势力无法忽视的现实。 台当局若继续偏执己见,不仅会在军事和外交上陷入被动,也无益于台湾地区的长远发展。最终,这场台海之间的博弈必将以统一告终,而这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