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人才引流之争胜负已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以及山东半岛的重点城市在人才吸引力方面显著好于其他区域,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在内,在人才吸引力上有落后的趋势。 中西部省会城市吸不动人才?这可能是比“订单少了”“资金不投了”还要糟糕的现象。 中西部省会城市,真的吸不动人才了? 根据《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报告,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上,中西部城市的排名普遍低于预期。 一线城市和准“第五城”杭州稳稳位居前五,成都位居第6,武汉位居第9,长沙位居第13,合肥位居第16,上述4城排名尚可,保住了中西部城市的脸面。 西安位居第24,作为直辖市的重庆位居第27,郑州位居第28,南昌排名第36,昆明排名第40,呼和浩特排名第51,刚刚在人口引流榜上大出风头的贵阳排名第55,太原排名第59,洛阳排名第77。 拉萨排名第64,倒是还高于盐城、海口、绵阳、南宁和长春等省会城市和特色城市。 各地官方都对所在城市的排名和人才吸引力现况做着认真总结,而现实就是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正在用脚投票,他们所代表的创新资源和所带来的海量消费正在加速流向待遇更高、政策更好、产业生态更完备、城市界面更友好的城市,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显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有待完善的“引人、留人、用人”细节。 要知道,这些排名不高的中西部城市里,不少都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大学生数量在百万以上,留住并用好本地产出的人才是一项必答题。这方面,成都、武汉做得更到位一些,西安则有待提升。 此外,学历越高的人才,越倾向于去往能级更高的城市。 搭建人才引育生态,区域强市悄然崛起 三大都市圈里的大小城市,各个区域里拥有鲜明特色产业的城市,正在成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里的新锐力量。 蝉联第10 的无锡、排名第19的常州、排名第20、23的嘉兴与绍兴、排名第21、22的东莞和珠海,以及温州、金华等地级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还在重庆、郑州等城市之上。 三大都市圈和山东半岛的城市群已经形成了很好的人才引育生态,以核心城市为锚点,辐射区域内的其他城市,这种区域内的人才流动,既利好城市产业发展,也利好人才安居。携手建设双城经济圈的成渝也有类似情况。 北方资源城市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拓展新能源领域也在收获一定的成效,内蒙古三强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和包头分别排名第51、53和56。 东北地区排名最高的是第32的沈阳,大连排在第37,长春排在第72,哈尔滨未进百强。 随着区域性城市的逐渐崛起,一个已经出现的趋势是,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净流入情况即便有所增长,也不再只选择该地区的头部城市。
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西部省会城市吸不动了么?
数据读城
2025-05-14 13:17:34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