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初冬,甘肃高台县的一处荒地上,寒风刺骨,数千名手无寸铁的红军俘虏被赶着

平南 2025-05-14 14:16:16

1937年初冬,甘肃高台县的一处荒地上,寒风刺骨,数千名手无寸铁的红军俘虏被赶着跪成一排。

马步芳的军官举起手,冷冷一声令下,身后的士兵操起铁锹,一锹锹把土倒在活人的脸上,那一晚,3200条命被埋进了黄土里,一声不响。

马步芳是个什么人?青海出身,回族军阀,民国年间靠着枪杆子爬上位,他不是单打独斗,他背后有个“马家军”,盘踞西北几十年,把兰州、青海、甘肃那一片当自家后院。

他表面上挂着“青海省主席”的牌子,实则是个土皇帝,杀人如麻,横征暴敛,不受中央政府节制。他在老百姓眼里,不是官,是“活阎王”。

西路军那场仗,本是红军长征中一次战略试探。

中央派出了近两万人,准备穿越祁连山,一路打通新疆,结果没想到,在河西走廊遭到了马步芳和他叔叔马鸿逵、表兄马鸿宾三面夹击。

他调来十万马家军,兵分几路,天天围追堵截。红军被困在戈壁滩,没粮、没水,靠掘野菜、喝雪水维生,等打到高台,已经人困马乏。

战斗最后阶段,红军指挥官董振堂带人死守,弹尽粮绝,拼到最后一颗子弹,高台被攻破后,董振堂被生擒。

马步芳不杀他个痛快,而是割下脑袋,送去兰州邀功,尸体被乱兵践踏,扔进乱坑。

剩下那些被俘的红军,被关进土牢、砖窑,有的活活饿死,有的被剁手脚,还有被活埋的。

这事后来在红军口口相传,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忘,1950年代,有些幸存者在青海干活时还挖出当年尸骨,整整齐齐,抱在一起的,有的还残留军装碎片。

马步芳不光是战场上的刽子手,在老百姓头上也没留情,他当政的那些年,搞“十抽一”,一头牛收一腿,一袋粮扣一斗,老百姓种地还要交“草鞋税”、“灯油税”,没完没了。

他家族还垄断鸦片,公开设厂,自己炼,自己卖,为了修路、盖庙、修家祠,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被拉去当“义工”,干一天给一个馒头,不干就打。

连青海的牧民也逃不过去,赶着牛羊给军队送肉送皮。

更狠的是,他还搞人口买卖,家里设“议事堂”,专门安排手下把穷人家的闺女抓去“收编”,分给军官当“副房”,有的卖到甘南、宁夏,一卖几十块银元,出了事,他一句“军纪问题”就搪塞过去。

1949年,共产党打到兰州,马步芳这时候慌了,提前几个月就往外转财。

根据原国民党空军档案记载,他动用了九架军机,把黄金、珠宝、地契装箱运到香港。

有传言说,光是金条就压塌了香港启德机场的跑道,他自己带着亲信一路转道越南、埃及,最后落脚在沙特阿拉伯。

奇怪的是,他跑到沙特后,居然还混得风生水起,台湾当局把他封为“驻沙特大使”,名义上是“抗共英雄”。

他在利雅得买豪宅、养仆人,还有专人替他料理账目,有沙特记者记下,他在家中还设了一座“西宁厅”,摆满清真寺的模型和青海的地图,说他“代表真正的中国西部文化”。有传说他在沙特还插手地下鸦片和劳工贩卖,但苦于没人能查。

1975年,他病死在沙特,台湾方面为他开了追悼会,号称“民族干城”,可他尸体没送回大陆,也没人敢在国内立碑,怕老百姓砸了。

马步芳的事在国内一直争议不断,2010年前后,青海西宁的“馨庐”也就是他以前的私宅,被改成了4A级旅游景点,里面还请导游讲“他如何发展西宁经济”、“爱护百姓”,甚至播放他接受外宾时的旧影像。

一些游客看完后都傻眼,说这不就是替战犯洗白吗?

2016年,有媒体曝光导游避谈屠杀、只讲“政绩”,引发舆论风波,人民日报评论称:“历史不容篡改,恶行不可遗忘。”很快景区被勒令整顿,相关讲解被撤下,宣传册也改版。

但也不是没人替他说话,有青海的老者说:“马家军那会儿治得住地痞,治得住土匪,路上敢晚上走。”也有学者指出,马步芳在抗战时期也曾派兵出陇南、攻击日军,算是做过点事。

可问题是,他伤的是谁?那些死在戈壁的红军、被征用的老百姓、被卖掉的姑娘,谁替他们说话?

历史没法一笔勾销,杀人的是他,逃走的是他,富贵享尽的也是他,可留下的伤疤,几十年也没愈合。

参考资料: 金冲及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M].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1.

0 阅读:83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