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正在拆阅群众来信,其中一封信来自无锡,署名为“吴启瑞”,毛泽东

平南 2025-05-14 14:01:44

1950年,毛主席正在拆阅群众来信,其中一封信来自无锡,署名为“吴启瑞”,毛泽东确信自己并不认识这位妇女,但他拆开信封后,目光却在触及第一页上某个名字时久久无法移开。

(信息来源:中新网--毛泽东两次回信并接济无锡一位8个孩子单身妈妈)

1950年的中南海,毛泽东办公桌上的文件堆积如山,他拆开一封来自江苏无锡的信,署名“吴启瑞”,脑子里过了一遍,并没印象,可当他目光扫过信纸,一个名字跳出来,让他顿时定住了神,信里到底提了谁,能让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如此上心?

原来,信中提到了两个人,王立庵和王人路,王立庵,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读书时的数学老师,对他影响不小,王人路,则是王老师的儿子,毛泽东当年的同学,写信的吴启瑞,正是王人路的遗孀,这一下子,几十年前的往事涌上了毛泽东的心头。

说起来,十几岁在师范那会儿,毛润之可不是什么全科优等生,文史哲他是真爱,引经据典,见解独到,同学们都服气,可一到数学,他就有点“偏科”了,年轻人嘛,总觉得救国救民得靠思想和笔杆子,那些数字公式在他看来干巴巴的,对改造社会的大事儿也派不上用场,所以,数学成绩也就六十来分,班上排不上号,有时他还偷偷溜号去看自己爱看的书。

他的数学老师王立庵先生,是个有经验的老教师,看人也准,他没因为毛泽东偏科就批评他,反倒看出这年轻人骨子里有股劲儿,王老师琢磨着,毛泽东不是学不好数学,是没开窍,没明白这东西的重要性,于是,他想了个法子,一个周日,王老师特地把毛泽东叫到家里,说要给他“开小灶”补补数学,毛泽东接到通知还有点打怵,毕竟那点数学分实在不好意思见老师。

谁知,就这么一次普通的补习,竟成了毛泽东学习态度的一大转折,王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毛泽东慢慢咂摸出自然科学的逻辑和味道,王老师不光帮他补课,还把他请到家里,耐心辅导数学、物理和化学。

1915年夏天,毛泽东也是个犟脾气,干脆暑假不回家,一门心思扑在数理化上,那两个多月,他几乎天天泡在王老师家听课,中饭也常在老师家解决,王老师看他求知欲强,索性让他住下了,省得来回跑,也正是在这段日子里,王立庵更了解毛泽东的志向,越发觉得这学生不简单。

临走时,王老师还送了他一本整理好的笔记本,全是数学公式和法则,叮嘱他要坚持学下去,这趟特殊的“暑期补习班”,不仅让毛泽东数理化成绩上去了,更重要的是,让他明白了,自然科学这东西,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样重要。

师生情谊可没随着毕业就断了,后来毛泽东投身革命,1920年7月,他在湖南办文化书社,想传播新思想,可手头紧得很,缺钱,王立庵老师知道了,二话没说,凑了五百块大洋亲自送过去,这份雪中送炭的情义,让年轻的毛泽东心里热乎乎的,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得报答老师,从此,毛泽东跟王立庵一家走动得更勤了,跟王老师的儿子王人路也成了好朋友。

1948年,王人路才49岁,突发脑出血就这么走了,临终前,他拉着妻子吴启瑞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走了,家里八个孩子就全靠你了,现在世道难,往后要真有啥过不去的坎儿,你就去找毛大哥!他跟我爹交情深,跟我也是兄弟一样,直到这时候,吴启瑞才模模糊糊知道,自家跟那位正在领导中国天翻地覆的大人物,原来还有这么深的渊源。

丈夫一走,她拉扯八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那日子过得有多难,旁人想想都替她捏把汗,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她的一个孩子在学校打卡介苗,结果不良反应特别厉害,这下更是雪上加霜。走投无路的时候,吴启瑞想起了丈夫临终的话。

她翻来覆去地想,犹豫了好久,最后鼓足了这辈子最大的勇气,铺开信纸,给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写了一封两千多字的长信,信里,她把家里的难处原原本本说了,恳切地请求,能不能让我的女儿心月,儿子心丰、心支进苏南区干部子女班,让孩子们身体好点,生活也能走上正轨。

毛主席从信里读出了故人之后的辛酸,也读懂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未来的期盼,他当即拿起毛笔,批语里,主席特意在王立庵先生的名字下画了道杠,足见他对恩师的敬重,很快,时任苏南区委书记的陈丕显接到了主席的批示和吴启瑞的信,那还敢怠慢?

虽然当时苏南干部子弟班条件也有限,没能完全按请求来,但组织上迅速想了办法,把吴启瑞的三个孩子安排在她教书的无锡师范附小免费上学,每学期开学还给她一笔生活补助,这真是及时雨,一下子缓解了吴启瑞一家的生活压力,也让她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温暖。

一晃十年过去,到了1960年,吴启瑞再次给毛主席写信汇报生活情况,没想到,主席的回信还是那么快,启瑞同志:七月十九日的信收到,甚为高兴,选集及照片,已寄去了,收到时请告,祝你健康,简简单单几句话,却透着一直没断的挂念,随信寄来的,还有毛主席的著作和亲笔签名的照片,一封求助信,勾出的是一段埋在心底几十年的师生缘分,两封回信,映照出的是一位伟人饮水思源、不忘旧情的品格。

0 阅读:104

猜你喜欢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