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出身的普京,为啥能当上总统?1996年的普京,就是个普通人,44岁,被圣彼得堡权力圈子踢出来,失业。然而没有人会想过,这个男人,会在短短四年后成为整个国家的权力核心。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不是因为铁腕,而是因为系统性漏洞。 1998年金融危机直接掀了俄罗斯的桌子,卢布暴跌70%,政府债务违约,全国公务员三个月发不出工资。叶利钦半年换了四个总理,从基里延科到普里马科夫,个个被寡头资本当提线木偶耍。这时候克宫突然想起来得找个“自己人”——不能是寡头代言人,也不能是西化派,最好当过特工、会德语、还能收拾烂摊子。普京在联邦安全局(FSB)局长任上干了八个月,把车臣恐怖袭击案压得漂亮,这份简历突然被摆上桌面。 1999年8月叶利钦打电话叫普京进办公室,当场任命总理。这操作把莫斯科政坛惊掉下巴——之前的总理要么是经济学大牛,要么是政坛老油条,这回居然找了个克格勃出身的“冷板凳选手”。但叶利钦算盘打得精:车臣战争火烧眉毛,军警系统只听硬汉的话;自己家族涉嫌贪腐,得找个能谈条件保平安的;最重要的是,七大寡头斗得太凶,需要个镇场子的中间派。 普京上来就踩准了这三条线。车臣前线官兵发现新总理真敢把坦克开到格罗兹尼,军心立刻稳了;别列佐夫斯基试探性提出“共治”,普京当面笑嘻嘻收下橄榄枝,转头就立法收拾媒体寡头古辛斯基;最绝的是跟叶利钦家族的“黄昏协议”——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辞职,普京代行总统职权,三个月后正式当选。作为交换,叶利钦家族免于清算,女婿尤马舍夫照样当顾问,女儿塔季扬娜的海外账户安然无恙。 这套操作能成,全因系统早已千疮百孔。寡头们1996年扶叶利钦上位时,为抢资源把国家拆成碎块,结果发现没人能粘合社会;自由派迷信“休克疗法”,把苏联遗产卖光却养出更凶残的垄断集团;军队警察系统十年没发全饷,就等着有人重新树立权威。普京像颗钉子,恰好卡在权力真空的裂缝里——他没背景,反而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安全选项”;他懂情报,正好收拾叶利钦留下的烂摊子;他够狠,但又能跟旧势力做交易。 回头看2000年大选,37%的得票率背后全是无奈的选择。车臣老兵投他因为能报销军饷,退休老人信他说的“恢复秩序”,寡头们盘算着换个听话的代理人。没人料到这个“临时工”总统,后来能用石油美元重建垂直权力体系,把俄罗斯拧成一股绳。所以说普京的成功不是个人神话,而是90年代俄罗斯系统性崩溃后的必然产物——当整栋楼快塌了,最先冲进去的人,往往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懂怎么用裂缝当梯子的。
草根出身的普京,为啥能当上总统?1996年的普京,就是个普通人,44岁,被圣彼得
苍鹰展翅霸苍穹
2025-05-14 14:34:35
0
阅读:1